历史回眸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回眸 >> 正文

从延安走来④ | 从军事学院俄文队到中央军委俄文学校

作者:杨其滨   时间:2020-10-05   浏览次数:

编者按:黑龙江大学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其前身是1941年3月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后陆续更名为中央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等,1958年成为黑龙江省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黑龙江大学。在7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五次易地、十次更名,几经变迁却始终守望延安精神与抗大传统,逐步形成了以“志存高远、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主旨的黑大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喜迎黑龙江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我们继续推出“从延安走来”系列推送,带领大家回望学校发展的红色历程,重温那段充满着无限光荣与梦想的峥嵘岁月。


从军事学院俄文队到中央军委俄文学校

一、合组军事学院

1941年8月26日,中央军委根据抗战形势和部队发展需要,对抗大总校和分校的领导体制和教育任务作出指示,其中强调“延安第三分校培养特种兵干部”。11月2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成立军事教育委员会和军事学院的决定》。决定以朱德、叶剑英、萧劲光、谭政、许光达、郭化若、叶季壮、王斌、王铮等9人组成军事教育委员会,由朱德负责领导。

为了加强高级军事干部的培养,决定将八路军军政学院第三、第四队与抗大三分校合并,成立军事学院,军事学院直属军委参谋部,朱德兼任院长,叶剑英兼任副院长,郭化若任教育长,陈伯钧任副教育长,黄志勇任政治部主任。由于院长和副院长都是兼职,不住在学院内,只有重大事项才由他们来决定,因此日常的工作主要由教育长郭化若负责。郭化若是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解放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八路军军政学院和抗大三分校都是延安培养高级军事干部的学校,同年的12月1日,军事学院举行开学典礼。军事学院分为高干队与特科队两部分。高干队训练旅、团级干部,学员从全军选调。特殊队下设5个队,主要是培养各种专业军事人才。其中有2个炮兵队,由抗大三分校的炮兵大队整编而成;1个工程队,由抗大三分校原俄文三队编成;1个参谋队,由抗大三分校的参谋队编成;1个俄文队,由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整编而成。军事学院的“队”是行政单位,直接受院长、副院长领导。

二、成立俄文科

俄文队在教学组织方面分为了5个班级,每个班级有学生30人,在行政编制上,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区队,每个区队选一名学员担任区队长,何匡、李参、刘德恒、郭建业、卢振中分别为5个区队的区队长。由于当时还有二十多名女学员,因此俄文队在行政编制上还特别设立了一个女生区队,刘温、王军曾先后任女生区队的区队长。女生区队只是在生活上统一编在一起,学习上课还是根据各自的俄语程度,分别参加到其他5个班级(区队)。

undefined

      为了做好俄文的教学工作,朱德还特别提出要设立俄文科,并对军事学院俄文科作出指示:“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要求,培养的学生要成为通晓俄语,能会话,能实际运用的军事翻译人才。”因此,在课时的安排上,俄文课占80%,政治课占20%,保证了学员以学习俄语为主。学员们主要学习了俄文文法(词法)、日常生活会话等课程。

      俄文队与俄文科是军事学院下属的两个平行单位,既不是谁领导谁,但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没有关联。俄文队主要是主管行政、党务、军事工作,队长是常乾坤,副队长是曹慕岳。俄文科则主要是负责俄语专业的教学工作,主任是卢竞如,归教育长直接领导。卢竞如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共产党员,1931年被党组织送到莫斯科,先后在国际列宁学校、东方大学学习,后来又到法国巴黎参加《救国时报》的工作,精通多各国语言,俄语会话十分流利。后来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挺进东北,都是由卢竞如带队的。

三、合编中央军委俄文学校

1942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军事学院俄文队单独建校,俄文队与军委总参谋长部第四局(编译局)合编成立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校长由军委总参第四局局长曾涌泉兼任。曾涌泉曾参加五四运动,早年在苏联学习、工作十余年,曾在共产国际特别军事班任翻译。回到延安后,曾涌泉担任军委编译局局长,并在抗大三分校、军政学院兼任教员。

      在开学典礼上,曾涌泉校长宣布了俄文学校由5个处、1个队编成。编译局的2个处编辑处、翻译处,和新成立的3个处政治处、教务处、校务处;俄文队的学员150人原封不动转入俄文学校。翻译处处长由军事学院俄文队长常乾坤担任,翻译人员有曹汀、毛掬、常彦卿、舒林、安致远、王禹夫等;编辑处处长由李辑五担任,编辑有吴凯、李素芳等;政治处长由叶和玉担任,他曾参加过长征,战斗中负重伤失掉一条腿,但他凭借着两根拐杖走路,总是冲在工作的一线;教务处处长由军事学院俄文科主任卢竞如担任,教员有刘群、李洁民、钟毅、邵天任、李海、金涛等;校务处处长由邹载道担任;俄文队队长由曹慕岳担任。

      1943年4月中旬,中央决定延安大学俄文系停办。系主任黄正光和部分师生转到俄文学校学习,以集中力量培养俄语人才。同年10月,俄文学校从清凉山东麓的黑龙沟迁移到清凉山北麓的丁泉砭。在原新文字干部学校的旧址继续办学。新校址距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驻地王家坪较近,王家坪的桃林成为师生举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地方。为了改善学习和住宿条件,师生动手去,深山老林砍伐木料,到延水河畔捡石头,利用延安城内废墟中的破砖烂瓦硬是修建起了一座礼堂,还挖了几个大窑洞做教室,结束了露天上课吃饭的状况。同年11月,军事学院工程队因不具备单独办校条件,张天恩等21名学员又调回俄文学校,编入各区队继续学习。

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俄文学校成立之初,正值陕甘宁边区处于对敌斗争最艰苦的时期,当时学校经费匮乏、条件很差。为了保障师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条件,学校响应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曹慕岳校友曾回忆说:“学校在南泥湾旁边的金盆湾开垦了一个农场,在延安城东的飞机场旁边开垦了一个菜园,又办了豆腐坊、酱园,还搞了‘新中国工厂’和‘新中国商店’。工厂里有木工、铁工、钳工,商店里出售日用百货。”

      师生们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生产的粮食不仅够吃,而且还能调剂一些细粮,大米和白面也能尝到,蔬菜的供应能够自给自足。学员高富有因开办豆腐坊的成绩突出,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的劳动模范,另一位学员梁克昌被评为中央直属机关学校的劳动模范,这些荣誉在当时都是极为罕见且非常光荣的称号。从军事学院俄文队到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是俄文教育逐步走向独立办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俄文教育向专业化、正规化迈进的一个里程碑。在物资极端匮乏的条件下,在教学毫无基础的情况下,两年的时间能够单独建校,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取得离不开呕心沥血、勇于探索的教员和勤奋学习、艰苦朴素的学员的共同努力和辛苦付出。而这些先驱者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学习!(本文参考《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回眸抗大丛书》《晚霞集》《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