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回眸 >> 正文

【校史】恢复整顿 走向正规

时间:2020-09-20   浏览次数:

第五章 恢复整顿向正规

1976-1985)


1976年10月,“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覆灭,“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校师生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学校逐步医治了“十年动乱”造成的严重创伤,全面清理了“左”的路线及其影响,认真落实了党的各项政策,学校的教学、科研等项工作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在这一阶段,省委不断地调整充实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1978年10月22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撤销黑龙江大学革委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任命邹宝骧为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夏毅文、林北星、葛沛为副校长。1978年12月和1979年11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分别任命李功江、李德恩为副校长。1980年8月,中共黑龙江省委任命鲁刚、姜君正、李祖培、张凡为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任命夏毅文、李功江为党委副书记。1983年9月,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较大的变动,9月9日中共黑龙江省委任命鲁刚为黑龙江大学校长,熊振威、徐兰许为副校长;尚鹤翔为黑龙江大学教务长(副校级);孙绍章为黑龙江大学工会主席(副校级);10月任命邓桂生为校党委书记,李祖培为党委副书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精神的指引下,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实施教学改革,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要,积极改造老专业,建设新专业,使专业结构更趋合理;调整院系领导班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办学,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认真贯彻科技工作方针,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引进智力,扩大国际间学术交流。积极慎重地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截止1985年,学校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拥有教职工1550余名,其中教师530余名。学校设12个系22个专业,在校本科生达3100余名,已超过“文革”前招生的最大规模(2300人)。23个学科招收67名研究生,4个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备300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为1070万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100余万册,国内外期刊2000余种。

第一节 拨乱反正落实政策

动乱甫定,百废待兴。黑龙江大学首先面临的是拨乱反正,清算“左”的路线及其影响,全面落实了党的各项政策,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的艰巨任务。

我校党委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组织全校师生批驳“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1],砸碎了“四人帮”强加在知识分子头上的精神枷锁,陆续平反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在“两个估计”思想指导下制造的各类冤假错案;同时,把过去行之有效的教学秩序、考试制度等恢复了起来。

一 揭发批判“四人帮”罪行,推翻“两个估计”

粉碎“四人帮”之后,全校师生员工与全国人民一起举行集会、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声讨“四人帮”的滔天罪行;大家采取开会和写文章的形式,揭发、批判“四人帮”篡党夺权、残害干部和群众、破坏教育事业的种种倒行逆施的罪行。在揭发、批判“四人帮”罪行中,清查了和“四人帮”篡党夺权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以及“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发生的一系列打砸抢事件,澄清了事实真相,分清了是非曲直。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清理“左”倾错误的影响。8月8日,他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座谈会,首先提出:“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9月19日,邓小平又对教育部领导同志说:“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你们思想没有解放出来。你们管教育的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说话,还背着“两个估计”的包袱,将来要摔筋斗的。他提出对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应该进行批判。邓小平的以上主张,对破除“两个凡是”[2]的左倾错误,对高等教育的拨乱反正,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清除“四人帮”的谬论和流毒,在邓小平的直接支持下,教育部以“大批判组”的名义在1977年第11期《红旗》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的文章。这篇文章指出,“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和广大革命群众认为:十七年的教育战线与其他战线一样,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始终占主导地位,教育战线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及其在政治、理论上的进步应当充分肯定”,并强调申明“两个估计”是“四人帮”炮制的产物,要予以彻底推翻。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此后,教育系统迅速掀起了批判“两个估计”的热潮。

我校党委领导和组织广大师生联系建国十七年来教育战线和学校的发展成就,批驳了“四人帮”诬蔑教育战线十七年是黑线专政的反动谬论;用事实说明知识分子不但不是专政的对象,而且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依靠力量。对“两个估计”的批判,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进行教育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为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 平反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平反冤案、假案和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和“左”倾错误的影响下,我校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几年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文件,强调对知识分子要正确估计,要求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好复查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1978年4月22日,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专题报告中,一再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指出凡是“四人帮”强加在干部和教师身上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统统推翻,对“四人帮”制造的一切冤案应公开予以昭雪,错案应予以纠正。要给这些同志安排适当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关材料,包括塞入家属档案中的材料,都应予以清理。落实政策的工作,要有专人负责,抓紧进行,短期检查,限期完成,“务必使每个同志的问题都得到解决和落实”。

1978年10月31日,中组部召开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会议宣布:知识分子已真正成为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人阶级的一员,是党的依靠力量。同年11月,中组部发出《关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强调要做好复查和平反冤案、假案和错案工作,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知识分子,努力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1977年5月,邓小平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978年1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明确承认“两个凡是”是错误的,并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有关平反问题在内的决定。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明确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处理历史重大事件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了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校党委对平反工作极为重视,建立了专门机构,根据中共中央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组织全校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积极开展具体的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取证分别采取开追悼大会、平反昭雪大会等形式,对许多受害者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名誉。截止1984年,有300多件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有224名被错划为右派和227名受到错误处分的同志得到了改正,恢复了政治名誉,有104人改正或撤销了历史问题及其它问题的错误结论,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学校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其他政策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从而实现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生机勃勃的发展。

三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1952年,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已基本形成。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错误地批判统一招生制是“分数挂帅”,“智育第一”,“违反党的阶级路线”,“为资产阶级造就接班人”,要砸烂旧的统一招生制度,致使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由此中断。

1972年起,大多数学校开始招生,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把政治表现、路线觉悟放在首位”,以“具有二至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为主要招收对象,不再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其招收标准也下降到“具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取消了文化考试。推荐入学制度的实施,严重违反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结果导致高等学校生源质量的严重下降,使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滑坡,由此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

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百废待兴。邓小平在1977年8月8日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改革招生制度的重要建议。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教育部在8月13日至9月25日召开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上起草通过了《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基本上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的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考试制度。

1977年,我校按照新的招生制度,在统考的基础上,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并参照本人志愿招收了77级本科新生465名(其中走读生29人)。学员中党、团员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这一届学生具有整体文化水平较高,各科程度不整齐,年龄差异大等特点。统一招生制度的恢复,是高教领域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于提高高等学校的生源质量,扭转“四人帮”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乃至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都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另外,根据省文教办(79)50号《关于大学本科调整学习年限的通知》精神:“我省原有高等学校,从1977年开始都恢复文革前的学制(即四年或五年)”,我校8个系15个专业的学制与其他学校一样,均为四年。数学、中文、俄语三个系恢复招收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第二节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结束了1970年以来各项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这次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决策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我校在教育工作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得以全面深入地进行。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根据邓小平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指示,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把教育事业列为国民经济调整计划的重要内容,明确了教育领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各项主要任务。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此方针,我校在1979年3月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党委书记白汝瑗同志作了题为《为又快又好地实现教学工作着重点的转移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说,现在我们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要体现恢复、调整、整顿的精神,要在省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抓住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这个中心,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物质上为抓好这个中心提供保证。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定了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并把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十二大的召开,使我校教师和干部深受鼓舞,进一步认清了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工作方向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增强了工作信心和力量。

一 实施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是从1978年开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教学科研为主,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上来,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由于长期以来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教育工作中“左”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克服,学校从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大教学管理力度等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一、修订教学计划。

1978年,学校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学校组织人员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学生“基础理论要厚一些,专业面要宽一些,适应性要强一些”的培养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从1980年起,连续三年修订教学计划,逐步确立了学生合理的知识知识结构,调整了各类课程的比例,减少了必修课,增加了选修课;压缩了总学时,减少了周学时,增加了学生的自学时间;更新了教学内容;加强外语训练,英语共同课改为三年;加强文理渗透,扩展了学生知识领域;重视和加强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

二、制定教学大纲。

为使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都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学校要求各系落实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计划。凡教育部己制定出的教学大纲,有关专业要认真执行;没有制定出的则要自己编写。教学大纲包括了几方面的内容: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章节题目和主要观点材料,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习、实验的时间,指定参考书目等。经过各系努力,全校各主要课程基本上都编写出了教学大纲。

三、加强教材建设。

恢复高考制度后,在第一届学生入校前,学校要求全校各门课程都必须有教材,文科采用自编、协作编写、借用三种方式来准备教材;理科在教育部推荐教材未出版前,参照理科教材会议制订的教学大纲,充实、修改自编教材或选用兄弟院校教材。仅1979年上学期学校就编出教材20种,修订教材18种,有的已正式出版发行。有些教材的编写质量比较高,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好评。例英语系教材组编写的英语专业实践课教材《功能法英语教程》(第一、二册)。这部教材受到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该书作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试用教材出版发行。

四、实行教学质量优秀奖和教师工作量制度。

1980年,学校制定了《关于试行学年教学质量优秀奖暂行规定》,规定该奖每年评选一次,于学年末按最多不超过本学年内任课教师总数的20%进行评选。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1979—1980学年有102人获奖;1980—1981学年有84人获奖;1981—1982学年有97人获奖;1982—1983学年有91人获奖;1983-1984学年有73人获奖。

根据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通知》和省文教办的有关指示精神,我校从1980—1981学年第二学期开始试行教师工作量制度。学校对超工作量部分给予津贴补助。这项措施的实施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欢迎,对调动教师积极性,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仅这一学期完成和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共179人,占这个学期任课教师总数的69%,其中125人超额完成了教学工作量,占任课教师总数的45.1%,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2.8%,共超教学工作量17440小时。

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整顿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秩序。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校的教学秩序有所好转,但个别课的秩序仍非常令人担忧,马列主义理论课出现了部分学生对该课重视不够、无故缺课、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有的教师教学效果不够好,对学生要求不严格。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和马列教研室分别采取措施整顿教学秩序。

校党委提出了整顿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秩序的意见。意见包括:规定马列主义理论课是各个专业的必修课,不得免修。讲课与自习的时间比例要保证为1比1。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在一个学期内,缺课累计达总学时的25%以上,又没有系统补课者,期末不能参加考试、考查。每学期课程结束时,要按规定进行考试、考查。凡在学期考核不及格者在学年考试中要在考试成绩中扣除二十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马列教研室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教师编好政治理论课教材;二是提高教师课堂讲授水平。各教研组都建立并认真执行备课、听课、试讲等制度;三是通过安排教师进修、外出开会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重视教学质量的检查并形成制度。

77级学生入校以后,学校在安排学期教学工作时,具体安排了教学质量检查的内容、要求与时间,并规定此项工作从此以后将转入常规性的工作,形成制度,在每学年第一学期集中时间进行检查,并与平时的教学检查结合起来作出质量分析。

1979年10月末,学校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这次检查的标准和依据是新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检查的内容和重点是:教的方面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效果;学的方面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学习质量、学习纪律。检查的结果表明,我校的教学秩序从根本上扭转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的混乱局面,己走上正轨。教学质量基本上也得到保证,所开设的课程绝大部分有教材,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所加强,课堂教学普遍认真。任课教师在授课中注意了知识的准确性,内容也比较充实,讲授清楚,并且努力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学效果比较好。教师在假期抓紧时间备课,一些新开课的青年教师也花了很大功夫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毕业班的教学安排普遍比较松,有些系除论文、实习外安排的课很少,课后活动也没有抓紧;课堂教学普遍地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个别教师尚未掌握授课的基本规律等。

三、形成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学期工作计划要点。

学校的学期工作计划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例如1982—1983学年第一学期的工作要点是以党的十二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内容包括教学、科研、图书资料、学报编辑、总务、基建、财务、人事、保卫、外事、综合等十一项工作。该要点的实施把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推向了前进。

另外,学校根据党的十二大和省委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的精神,形成了《1983—1990年黑龙江大学发展规划》。

四、修改、补充、制定规章制定。

1982年9月,学校下发了《关于修改、制定规章制度的通知》。这之后,学校和各系纷纷修改、补充和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黑龙江大学教师公约》、《黑龙江大学干部守则》和《黑龙江大学工人守则》以及学籍管理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考试、实习以及生产劳动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并从1983年起实行了奖学金和助学金相结合的制度。

大力加强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

一、调整和健全教研室组织。各系总支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对现有教研室进行了一次调整,在调整中坚持既考虑当前又兼顾长远需要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教研室主任的产生采取了系提名、校长任命和教研室民主选举、校长批准的两种方法进行。此外,这次调整比较重视共同课教研室的组建,对承担共同课任务较多的系,建立了共同课教研室或小组,抓紧配齐了教研室正副主任。

二、把教研室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教学和科学研究上来,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要求教师授课时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进行,不能随意增删和变动并要精心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倡和鼓励有经验的老教师上讲台,年轻教师主要是搞好辅导和进修工作,不宜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必须上讲台的也要在老教师指导下备好课,搞好试讲。要求教师必须在保证完成校内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经系主任及有关部门批准,方能在校外兼任课程,且每周任课时数不能超过四小时;新毕业的青年教师和进修任务较重的教师,不宜在校外兼课。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各系和教研室都要把教学法作为教师培养提高的重要内容,有计划地组织观摩教学活动,帮助中、青年教师掌握教学规律。

人才调查与教学改革

1982年11月8日至12月30日,先后由两名党委常委、副校长带领教务处、科研处和各系负责同志参加的调查组,到三个地区、四个市、一个农场总局、一个林管局、三个县、十二个工厂和科研机构,就我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规格和智能结构、科学研究、办学形式、招生分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形成了《关于如何开创我校建设新局面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市急需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科技管理)、法律、财经、中文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以及工程技术、物理学、高分子化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现代仪器分析、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都十分缺乏。人才问题已成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关键。

根据这次调查,调查组建议学校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并采取改革措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我校的培养目标问题。

建议学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能更符合我省各方面人才需要的实际。应当明确文科各个专业主要应该培养具有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类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的逐步形成提供后备力量。理科各个专业应着重培养应用科学和应用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和研究人才。要把培养师资明确列入培养目标。

二、关于我校的专业设置问题。

建议分为三类:一类是需要继续充实和发展,努力提高质量,逐步扩大数量的。一类是需要进行专业方向的调查和改革的,理科各专业培养方向都需要根据振兴经济的需要加以调整和改造。文科的哲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如何办才能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需要认真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第三类是要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的新专业。

三、关于我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智能结构问题。

由于我校毕业生的规格和智能结构同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我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智能结构应该认真考虑以下几点:基础要厚,知识面要宽,动手能力要强,外语水平要高。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

四、关于我校的办学形式问题。

建议办学模式要多形式、多层次。既要办本科班、研究班,又要办专科班、短训班;学制可以是两年至五年,也可以半年至两年,解决各级专门人才比例失调与现有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问题。同时,还应当努力举办夜大和函授,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举办职业大学。

五、关于招生和分配问题。

由于现在招生和分配的盲目性都比较大,缺乏人才预测的科学依据,建议学校改变仅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的办法,有些专业可采取保送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先进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差别。在统一招生的前提下,应对农、林、少、边、矿地区给予必要的照顾,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应当改变学校与用人单位相脱节的状况。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是人事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搞好人才预测,进一步改进工作,另外应考虑实行“产销”见面,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人才合同。

另外,《调查报告》还谈到了进一步明确科研方向、学校领导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问题。这次的人才调查,为我校若干年之后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该《调查报告》后来又形成了《努力开创我校建设新局面》的论文,在1984年获省首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教育研究》1983年第4期全文转载了该文。

在这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立即组成专门班子,集中精力研究改革方案,制定改革规划,并在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了改革:

一、改革招生制度。

实行由用人单位委托培养学生的制度,作为国家指令性招生计划的补充,在解决人才培养供需矛盾方面探索新路子。1984年,我校首次接受了大庆石油管理局等八个单位的100名委托培养学生。这100名学生分别由我校历史系录取65名,中文系、数学系各10名,哲学、物理、英语三系各5名。

二、调整专业设置,大力发展短线专业,改造老专业,使专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学校工作着重点转移后,为使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更符合我省的实际,体现地方特色,更直接更有效地为四化建设服务,学校一方面对老专业进行改造,调整专业方向,在重视基础理论学科的同时,加强了其应用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另一方面加速发展国民经济需要的应用学科。1978年,重建了经济系,1981年建立了法律系,并设置了法学专业。1981年还增设了经济系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1982年恢复了历史系,1984年底,建立了图书情报系,并设置了图书情报学专业、新闻专业(中文系)、档案专业(历史系)。截止1984年底,全校教学单位共有中文、历史、哲学、经济、法律、图书情报学、数学、物理、化学、俄语、英语、日语等12个系和马列主义教学研究部、公共外语教学研究部两个部,有22个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历史、档案、哲学、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法学、图书情报学、数学、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计算机软件、物理、半导体物理器件、无线电电子学、化学、高分子、有机化学、英语、日语、俄语),汉语言文学、哲学、俄语、日语4个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结构和层次逐步趋于合理,逐步适应了为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种合格的专门人才的需要。

三、出台改革方案。

1984年9月8日,学校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鲁刚校长宣读了我校改革方案。方案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工作的改革,人员定编、整顿队伍、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岗位津贴制、建立考核机构和制度、确立领导体制和干部制度。二是教学工作的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把科研纳入教学过程、实行学分制、改革考试制度、完善奖学金制度、改革招生及分配制度等。三是科研工作的改革,把科研与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科研任务实行承包,设技术经济协作开发部,分批建立一些独立的科研机构,改革科研成果鉴定评审制度,提高科研成果奖的奖金额度。

四、积极慎重地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下设改革办公室。首先从定编工作入手,进行管理工作的改革。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定编。定编人员层层落实到各单位,对不适应本职工作的各类人员进行了调整。在定编基础上,又层层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和奖励办法,在全校实行了岗位津贴制度,使吃大锅饭的状况有所好转,调动了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至此,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已全面启动。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开辟第二课堂

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正确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校党委于1984年4月4日成立了黑龙江大学学生课外活动指导委员会。同学们通过社会调查、搞理论联谊学习活动现场会、开展咨询服务等活动,既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还了解了国情、省情、民情,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同学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学生社团。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校内学生社团纷纷建立,学生刊物争芳斗艳,知识讲座大量举办,课外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自1979年以来共建立学生社团、课外活动小组等50多个,参加学生近千人。学生社团组织以新颖活泼、勇于探索的魅力,吸引广大青年学生,开辟了学习新领域。学生办的刊物有十数种,这些刊物积极收集和刊登学生的研究成果,向外推荐优秀文章和作品,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才热情。

在知识讲座方面,除校系举办的学术报告、讲学活动外,学生中开办了丰富多彩的讲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文理科知识的互相渗透。此外,学生中还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演讲、观光、访问、体育、展览、游艺等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

实践证明,第二课堂向学生传递了多种信息,帮助他们发展爱好和特长,可以收到提高思想、丰富知识、锻炼才能的综合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充满活力。

发展研究生教育,建立学位制度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要求凡教师条件和科学研究基础比较好的学校,在办好本科的同时,要积极招收研究生。根据这一精神,我校从1978年开始重新招收研究生,截止1985年,共有23个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世界文学、辩证法、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现代汉语、近代史、民法、刑法、基础数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数学、无线电电子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轻工有机合成、俄语、英语、日语)招收研究生,其中现代汉语、哲学原理、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四个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经省文教办同意,我校1981年和1982年招收的9个专业14名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制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

198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条例》出台并实行。1982年1月7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指示,我校被批准为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单位。按照文件要求,由学位授予单位主管部门报名,经全校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校党委批准,正式成立了校学位委员会,具体负责全校的学位评定工作。

1982年4月26日,学校召开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授予俄语系78级4名研究生文学硕士学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实行学位制度,也是我校建校以来首次对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校的办学层次和结构。

认真贯彻全国科学大会方针科研平不断提高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和1979年我校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学校的科学研究方向逐步明确,研究机构陆续建立,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学术空气日益浓郁。

明确科学研究方向

1977年8月,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高等学校,应该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承担的科研任务。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我校物理系获得大会奖励,这是我校科学研究成果获得的首个全国性重要奖项。邓小平在大会讲话中强调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把尽快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战略任务。”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精神,我校于1977年8月制订了自然科学八年发展规划。

学校坚持“两个中心(教学、科研)”的方向,认真贯彻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把现代化建设中的技术问题、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放在首位,并且在科研中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应用研究实行合同制,基础研究实行基金制等。

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

成立学术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加强其计划性,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党委和校长在学术上的咨询机构。

设立科技研究处。学校及时地设置了科技研究处,负责组织管理全校科研工作。

建立校、系专门性科研组织机构。先后成立了应用数学研究室、苏联问题研究室、语言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辞书研究所、俄语语言研究所、敏感技术与器件研究所等八个研究所和高等教育、人口理论、生成语法研究室等研究机构。

成立高等教育研究会。为了加强对教育科学的研究,1982年,我校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会,并于同年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原则通过了《黑龙江大学1982—1985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要点》,会议还通过了《黑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会章程》(草案)。学校对高教研究工作也非常重视,1982年出台了黑龙江大学《关于开展高教研究的几项措施》,为今后的高教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出版学术杂志。学校出版并发行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已经在全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黑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及内部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苏联问题研究》等刊物的学术质量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增加科研投入

“文革”前,学校科研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全校仅有20个实验室,到1978年,仪器设备总值仅为390万元。从1979年以来,黑龙江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每年拨给仪器设备费130余万元。学校根据教学科研需要,全力做好实验室建设,到1984年底,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达300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达1070万元。实验室有100余个,其中近代物理、敏感器件等实验室具有先进水平。计算机实验室达到5个,安装有中型和微型机40余台,已有60多个终端投入使用。电化教研室也获得较大发展。实验室水平的提高和试验设备的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科研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截止1984年12月,图书馆有国内外期刊2000余种,总藏书为100余万册,比1976年增加一倍。

开展课题研究

“文革”结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已完成科研项目303项(理科178项,文科125项),受到国家奖励的有7项,受到省级奖励的有7项。其中1978年以来,学校为工业、农业、国防和其它方面承担了61个项目,有国家项目12项,部委项目11项,为省内、外有关单位承担了14个项目,还有一些自选项目。这些项目与过去相比,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同时,项目的质量也有所提高,被列入国家、部委、省的项目数大大增多了。

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1978年以前,我校科研工作的重点多放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科研成果仅有970项,其中较重大的成果只有36项。1981年以来,认真贯彻中央的科技方针,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大力进行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积极为四化建设服务。从1981年到1984年底,我校共取得研科成果1187项,超过建校以来科研成果的总和,其中重大成果300项,受到国家部委、省级奖励的70项。例如,在1978年1月20日召开的省科学大会上,我校有4个科研项目获奖,7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我校有4个科研成果及与外单位协作完成的2个科研成果受到大会的奖励;1984年在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大会上,我校有36项成果获奖,占全省获奖项目的23%,其中二等、三等奖4项(全省未有一等奖),占同等获奖项目的50%。

这几年来的科研成果,从质量上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密切结合教学

在社会科学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教学,进行各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反响较好。这些成果主要有:经济系熊映梧教授的《试论社会主义经济的人民性》、哲学系张奎良讲师的《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历史地位》、历史系段景轩讲师的《关于“古为今用”口号的几个问题》等。这些文章因能提出各自的新观点而被1980年第一、五、八期新华月报(文摘版)摘载。另外,哲学系编著的《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被列为省人民出版社“社庆”三十周年的献礼书之一。辞典编辑室完成了《详解俄汉大辞典》的编写任务,这是70余人经过六年的努力编篡而成的我国最新最大的俄汉辞典,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科研项目。在1984年黑龙江省首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励大会上,我校熊映梧教

授的专著《生产力经济概论》获最高奖项二等奖。吕冀平教授的现代汉语研究及李锡胤研究员的双语辞书的编撰与研究在全国都居于领先地位,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出了不少成果。如数学系刘礼泉副教授的《半纯星象函数的逆转定理》,在单项函数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物理系的《磁灵敏度理论》获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数学系的《集值映射空间的收敛与拓扑》及物理系的《电影放映物镜鉴别率检验权》获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三等奖。

二、加强应用科学研究,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

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认真执行1982年中央提出的“要着重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指示,密切联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到1984年,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课题由1982年的11%提高到45%。

在自然科学方面,从侧重基础研究发展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物理系副教授郑群国等教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批急需的磁敏器件——磁敏二极管、磁敏三极管和磁敏差分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物理系教师徐兰许等研制成功的“断发电子引信”为我国航空测试技术和航空工业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化学系研制出来的大豆生长调节剂——三腆苯甲酸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受到省科学大会的奖励;物理系研制出的“YYG-25型精密冲裁机体”对数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受到省科学大会的奖励;校微机应用研究室研制的“森林经营分户承包和森林资源管理数据处理系统”和“贮术场支拨缴库数据处理系统”填补了一项国家空白,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物理系半导体专业3ccM型硅磁敏晶体管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化学系关于含镍催化剂回收的研究,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获得我省1983年重大科研成果奖。

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了交流科学研究成果和经验,获得学术信息,活跃学术空气,提高学术水平,我校积极举办学术报告会;提倡和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并聘请国内外学者、专家来校讲学、作学术报告;热情欢迎全国性的及省的学术讨论会、教学研究会、教材编写会等在我校召开。因而,学校的学术空气比较浓厚,学术信息的获得也比较及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举办多次全校性和全系性的大型讨论会、报告会等。1979年10月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举办的国庆期间学术报告会、讨论会是其中影响较大的。这次活动的总结了学校教学和科研经验;深入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介绍了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和先进成果等。此外,由我校、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和吉林师范大学联合发起,由我校举办的“东北地区高等学校无机化学教材与学术讨论会”,对如何紧密结合无机化学学科的特点阐述物质结构和物理化学基础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又如,1979年举办的建校以来第一次纪念五四运动的学术报告会,着重讨论了如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暑假期间举办各种学术讨论会、报告会、交流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学术和讲学活动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当前在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大家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理论及应用问题,对提高大家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作出了贡献。

外事工作日渐活跃,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打开了新的局面。自苏联专家撤走后,学校同国外学术界隔绝长达20年之久。从1974年开始恢复聘请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到1984年底,已有56位语言、化学、数学、物理学、文学等方面的五个国家的外国专家来校任教、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1978年以来,学校先后派出74名中青年教师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进修、读硕士学位和讲学,进行学术交流等。学校还同美国的密苏里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日本的新澙大学、静冈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

在国际学术交流、引进智力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本着“巩固老朋友,扩大新朋友”的精神,不断开拓新渠道。智力引进的直接好处,就是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日语、英语两个系为例,1979年北外招收4名研究生,我校毕业生就占了3名;1981年北外举办的联合国翻译班,我校英语系8名同学应考,有5名合格。另外,这两个系还获得国外赠书12万册,扩大了外文文献数量,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

调整校系领导班子 师资队伍不断成长

校系领导班子的调整


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拨乱反正过程中,曾受到严重冲击的学校领导班子得以恢复与重建,学校也起用了一批“文革”前的领导干部。这批干部主持学校工作后,在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和恢复整顿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从总体上讲,校系领导班子成员普遍年龄偏大,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历史重任,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尽快使我们的领导干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要内行,同时要使我们的干部年轻化。中组部1979年11月制定了《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1980年12月又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高等学校选拨、培养、调整、加强领导班子的标准、规定与要求。

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对校系两级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经过调整,校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8.3岁下降到53.6岁,中层班子的平均年龄由52.2岁下降到47.8岁,其中有25名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和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走上了校系领导岗位,使两级班子向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向向前进了一大步。

师资队伍不断成长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将之做为我校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关键措施之一。

1、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早在1977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就提出了“应该恢复技术职称,建立考核制度,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的指示。1978年3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恢复和提升职务问题的请示报告》,规定恢复执行1960年《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根据文件精神,我校从1978年开始,恢复教师原己确定和提升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与助教职务。提升在群众中有威望、学术上有成就的教师,例如,破格提升李建中为讲师。与此同时,根据1978年9月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提职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晋升”的原则和“防止降低标准和要求过严两种倾向,在两三年内,逐步妥善地解决10多年来积压的问题”的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了确定和提升教师职称的工作。

1981年12月23日至29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当前执行〈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对确定与提升教师职称的政治思想条件、业务条件、评审程序、批准权限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并指出此项工作从此以后将转入常规性的工作,形成制度,每一两年办理一次。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恢复与重建,有利于我校的发展及师资队伍的长远建设,有利于鼓励教师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和造就国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截止1984年底,我校有教授1名,副教授76名,讲师277名,教员31名,助教266名,教师队伍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趋于合理。

2、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有计划地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1980年学校组成专门班子对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师资队伍状态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表明,无论从政治思想还是从业务水准,或者从数量和质量上看,我校师资队伍都具有不少可贵之处,但也具有多年“左”倾思想指导下造成的深刻烙印,以及我校是由单科性大学发展起来所造成的先天不足的短处,表现为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少;有一批不称职的教师,基础理论不扎实,知识陈旧,外语水平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的状况比较严重;课程开设不系统,有些必修课开不出去;队伍不稳定等等。对此,学校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八年发展规划,其目标是力争到1985年建设成一支数量基本充足、兵种齐全、配套成龙的,以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核心的,又红又专的队伍,争取能够开出全部必修课和占总学时10—20%的选修课,使教学和科研水平跨入国内同类大学先进水平的行列。

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的关键是更新知识,调整年龄构成,提高素质,实现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使教师队伍后继有人。

首先,发挥老教授的作用,培育更多的人才。发挥老教授的作用,应该重视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几年来,采取对学有专长的老教授配备助手;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安排教学或研究工作;加强保障健康工作,以利于他们健康长寿等措施,使他们能为四化培育更多的人才。另外,针对一些基础知识深厚、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由于十年动乱造成的与外界隔绝,有些专业理论知识陈旧、老化的情况,学校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出国进行学术考察,以便接触世界最新科研成果,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

其次,选拔学术带头人,大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水平。几年来,学校十分重视选拔确定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根据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案,有关部门会同各系一起研究确定培养学术带头人的方案,这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步骤,方案规定力争在三—五年内培养一批在省内外享有一定声望的教授、副教授。1984年4月,经各系考核提名,校党委批准,确定吕冀平等十二人为我校的学术带头人。

学校对中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不遗余力,通过就地岗位培训和脱产、半脱产学习等不同方式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和提高本专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一、参加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班。

为充分吸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水平,这几年高等学校的教材内容作了幅度较大的补充和更新。为使广大教师能尽快熟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缺口或薄弱环节,学校积极筹措经费,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及省、市乃至重点高等学校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教师进修班、讨论班和读书班、暑期讲习班。

二、选送骨干教师赴重点高等学校进修。

1980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试行〈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接受进修教师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自当年起恢复重点高校接受进修教师的工作。根据这个通知精神,1982年以来,在对教师普遍进行培养提高的基础上,我校开始选拔优秀骨干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力争在较短时期内使他们在政治思想上有显著提高,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上有所突破,并通过他们带动和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提高。到1984年底,有150人次教师被选送到全国重点大学进修。

三、委托培养研究生。

为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采取送往国内重点大学委托代培攻读硕士学位的办法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几年来,共委托培养了百余名研究生,仅1985年就委托培养了69名研究生。

四、岗位培训。

除了各种脱产或半脱产的进修学习外,学校在培养中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时,尤其着眼于岗位培养,注意充分发挥学有专长教师在教师培养和提高工作中的作用,通过为他们搭工作班子,配备助手等方式,让老专家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和组织学科梯队,帮助中青年教师的成长。

五、举办外语培训班。

连续举办了半脱产或脱产的外语培训班,使300余人受到培训,其中有40多人达到出国学习的外语分数线标准,并有47名教师先后被派出留学、进修、合作交流、讲学等。

学校将校内教师的培养提高规划落到了实处。各系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出了本单位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人员、任务、措施、考核标准和方法“四落实”。坚持以校内为主、中年为主、不离职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化学系从1978年以来,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他们采取到国外和国内重点大学进修,到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及外国大学搞科研协作、参加各种脱产补习班、在职补习班,聘请中外学者讲学等办法培训提高教师。截止1984年,全系教师基本经过一遍轮训,使这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促进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文革”前化学系仅能开出17门课,通过有计划地培训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已能开出42门课。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保证。经过教师的精心培养,1980年以来,有20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7篇学生毕业论文在一些学术刊物上发表。教师共发表44篇论文,有的还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一些教师还攻克了理论和技术难关,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教师的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在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几年来共留优秀毕业生和接收外校研究生200余人,进一步充实了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设立了学生工作部,同团委一起,统管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系专设一名总支副书记主管学生工作,并配备了团总支的专职干部,恢复政治辅导员制度,制定了《黑龙江大学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形成了一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职干部队伍。1980年以后,学校又根据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在学生班级中建立了兼职班主任制度。1980年8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问题的报告》下达后,学校按报告中所提的要求,进一步制定了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方案,规定了定期学习和会议制度。到1982年,我校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和工作制度,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思想工作正常地进行。1983年以后,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充实和建设。进一步选拨优秀干部、教师和毕业生,组建一支精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政工队伍。

学校对稳定政工队伍,提高政工人员素质的工作十分重视,并做了较多工作。特别是对专职学生政工干部的培养提高下了较大功夫。1984年,校党委先后召开了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经验交流会,广泛深入地交流了加强学生管理,进行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及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优良学风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这些经验和体会,对于提高政工干部素质和业务水平起了积极作用。

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从1980年起,我校普遍地加强了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建设,选配有经验的教师主讲“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同时恢复了“形势任务教育”课,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的思想和认识问题,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加强爱国主义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1980年4月,我校传达和贯彻了全国和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提出加强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几年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新时期学生思想工作特点和规律,总结了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科学化的经验。1981年7月,邓小平同志《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发表以后,全省于9月召开了大学、中专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1月又召开了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我校认真贯彻了两次会议精神,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谈话,检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软弱涣散状况,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1982年9月,根据教育部和省委的要求,我校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课,并列入教学计划,成立了思想品德课教研室,配备了专兼职教师,编写了教材,根据学生年级特点不同,确定不同的教育重点,对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生观问题起了很大作用。

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从1979年起我校注意改变传统的口头说教方法,代之以适合青年特点,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学英雄、树新风、创“三好”活动,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

为了引导学生向英雄学习,激发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的革命精神,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烈士馆、烈士陵园进行参谒祭扫活动,听取英雄事迹介绍,学习英雄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并普遍地恢复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

1981年2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通知》以后,我校普遍地开展起“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3月又普遍开展了“全民文明礼貌月”的活动。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提出实施意见,组织师生大搞卫生,美化校园和生活环境,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加强文明礼貌行为训练,开展评比竞赛,表彰先进,涌现出许多文明科室、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就餐人员和“三好”学生、学雷锋小组等,迅速地改变了学校“脏、乱、差”的状况,促进了师生精神面貌和校容校貌的变化,使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有了明显的好转。

1982年10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展向张华学习的活动的通知》和光明日报短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赞歌》的精神,我校掀起向张华烈士学习的活动。组织讨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时代风貌”这一议题,并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青年、教育青年的作用

我校党委对共青团、学生会的工作十分重视,委派一名常委任团委书记,抓共青团和学生会工作。定期召开团代会、学代会,举办团干部、学生干部培训班,加强共青团和学生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学生会的积极作用。其中,特别是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潘晓的来信”,组织开展“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大讨论,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学校还通过共青团、学生会多次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四化”作贡献的大讨论,并且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生动的、适合80年代青年特点的各种教育活动,受到普遍欢迎,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983年以来,学校针对学生存在的模糊认识和各种思想问题,进一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和多形式,采取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相结合、领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课内教学与校外活动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想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向学生广泛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理想和人生观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民主与法制纪律教育、时事政策教育等。并把这些教育同校风、学风和校规、校纪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目标一致、中心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

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

1983年以来,学校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情况,在健全学生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宿舍及食堂管理等制度的同时,相继建立起一系列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学校还建立了学校领导深入学生实际、同学生班级建立联系点和学生接待日、同学生对话等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于及时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办学,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对各类型人才的需要,在努力提高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挖掘潜力,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办学。

办夜大学

学校从1979年开始筹备开展成人教育工作,1980年试招生,1981年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后成立一所综合性的成人高等学校。1980年夜大学开始试招收计算机软件和英语语言文学两个专业本、专科学生128名。

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对成人教育的管理方面主要作了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保证新生质量。为了保证我校成人教育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好新生人学质量关。我校夜大学1980年新生是由工会组织入学,为了检验生源的质量,在1981年5月组织他们参加由省和学校统一安排的考试,淘汰了其中10%的质量不合格学生。81级和82级的夜大学新生是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按分数段择优录取的,83级和84级夜大学新生,由省组织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从1985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成人高考录取新生,由原国家教委规定最低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入学。

二是保证教学质量。我校夜大学从招生初期,学生的学籍和成绩管理都是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的管理办法实施的。经过几年的实践,从1983年起,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正式制定了符合成人教育的一套管理方法。

举办各种专业人才的进修班、培训班

几年来,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办了十几个学科的进修、培训班,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培养了各种专业人员近万人。1980年与绥化地区教育学院合办了中学政治课教师进修班,为合江地委、合江地区教育局举办了马列主义理论进修班。1982年举办了图书馆中专进修班,1983年举办省高校教师英语和日语培训班。1983年—1985年举办政法干部法律进修班,198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举办日语语言文学的教师进修班,1984年举办加拿大朋友汉语培训班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983年我省开展了自学考试工作。黑龙江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承担着我省自学考试“党政干部基础科”(后转为行政管理)的主考任务,此外还承担了省党政干部自学考试的哲学、法学、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文学概论、写作通论等课的辅导和包考任务,先后辅导10万人次。自学考试工作于1984年全面铺开。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实行多形式办学所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社会更多更快地培养了人才,促进了我省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提高了中等学校教师的合格率。


[1]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申的两个政治结论,即建国以来十七年的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