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回眸 >> 正文

【校史】东北复校

时间:2020-09-20   浏览次数:

第二节 东北复校

一 挺进哈尔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从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及时做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指示。中央派出四分之一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率领两万多名干部及十万大军挺进东北。

党的“七大”指出:“必须发展解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在开辟东北解放区时,中央把教育事业作为建设东北解放区的五大任务 之一。为奠定东北解放区教育事业的基础,培养适应革命形势发展及革命胜利后所需的军政干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等几所著名的干部学校从革命根据地迁到东北,同时选派大批有经验的干部到东北领导教育工作。

中央决定把延安外国语学校迁往哈尔滨。1945年9月,延安外语学校教务处长兼俄文系主任卢竞如和俄文教师赵洵,率领俄文队学生离开延安,路经晋察冀解放区,前往东北。由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中途受到阻拦和干扰,1946年4月才到达吉林省长春市。因战争和土地改革迫切需要干部,中共中央东北局把大部分学生分配了其他工作。

1946年6月末,卢竞如带领一少部分学生抵达哈尔滨,随即到中共北满分局汇报情况,领取任务。经讨论决定,由延安外国语学校到东北来的师生筹备复校,学校划归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领导,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总部参谋长刘亚楼兼任校长,卢竞如任副校长兼教育长。

由于卢竞如在东北局担任秘书,工作繁忙,便从北安调回赵洵负责教务工作(赵洵从延安到东北后,被分配到北安地区做与苏军的联络工作),后又从军队调来魏传贤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参加学校筹建工作的还有从延安来的谢家彬、邓友民、金毅夫等。

经过多方努力,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于1946年11月7日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二十九周年纪念日正式开学。校址设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大直街163号中长铁路局的一栋楼里。当时,东北局从佳木斯东北大学、齐齐哈尔军政大学、北安军政大学调来一批学生,后又调一批干部子弟入学,共一百二十余人,编为一个大队,下设四个区队。大队长魏传贤,副大队长谢家彬。区队长由学生担任,第一区队长郑国海,第二区队长王颖,第三区队长马冥,第四区队长张希恒。由于学校属于军事干校性质,专门培养军政翻译,所以管理全部军事化,要求很严格。从学校创办起,就形成了一个革命的战斗集体。

二 迁校佳木斯

1946年12月,国民党反动派向北满进攻,哈尔滨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决定外国语学校随同总部非战斗机关人员暂时迁往佳木斯市。由于正、副校长另有职守,没有随学校转移佳木斯,经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合江省委书记张闻天推荐,东北局调佳木斯东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季愚到学校任政治处主任兼党总支书记、代理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学校暂设在佳木斯东南岗一所被日寇破坏了的兵营里。初到时,一片断瓦残垣,窗子没有玻璃,屋里没有暖气,墙上挂满了白霜。广大师生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相激励,用破暖气片和废炉灶铁板修了可取暖也可做饭的炉子;在室外砌了俄罗斯式的烤面包炉;教室、宿舍都用砖砌上了炉子。学校工作可以正常运行了。

当时,学校实行供给制,因经费紧张,东北军区仅发给粮食、菜金、服装,其他费用主要靠自己设法筹措。师生生活十分艰苦,只能以粗粮、咸菜果腹。学校将从延安带出来的黄金全部卖掉,买了十几台日军撤走时留下的破汽车,修好后卖了出去,自己留下四台好的,通过去集宁金矿搞运输赚了一些钱。这样,基本上解决了办学费用问题,伙食也得到了一些改善。之后,学校又在北安农场投了资,还帮助北安省委和北朝鲜交换货物。北安省委给学校送来砂糖、苹果和巧克力等稀有物资,学校用来改善了外教们的生活。

不久,校长刘亚楼去苏联访问,由东北大学校长张如心兼任外国语学校政治委员,王季愚任政治处主任,实际负责领导全面工作,赵向任政治处副主任,赵洵任教务处主任,王继增任总务处处长。原延安外国语学校的高士英、张天恩、卢振中等也调到学校工作。全校在政治思想、业务、生活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加强。

学校初迁佳木斯时,由于战局不稳,部分学生对国民党腐朽本质认识不清,思想情绪波动。针对这种思想情况,按照当年革命干部学校的普遍做法,学校开展了“三查”、“三整”对师生队伍进行整顿。学校拟定了政治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知识和时事政策,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革命人生观和世界观,坚定革命胜利的信念。王季愚亲自授课,讲课内容密切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深受同学欢迎。此外,还经常请吴伯箫、戈宝权、张松如、萧军等一些知名人士和党政领导同志来校作报告。刘亚楼校长也经常到学校给学员讲形势讲战局,以鼓舞大家士气。学员进行热烈讨论,学习生动活泼,收效很大。

由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军政翻译,对政治思想和个人政治历史方面要求很严,所以在政治学习的基础上,于1947年3月开始停课写自传,交代个人的政治历史情况,通过讨论,提高认识,弄清问题。由于当时处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些历史情况较复杂的同志,许多问题无法一一查清,便被转送到社会部另行分配到其他学校、机关学习或工作。在校学生由以前的一百二十余人减为七十八人。

经过两三个月的政治学习和整顿,学生的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初步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学习目的更为明确,校园里到处是朗读俄文的声音。课余时间,大家争相清理校园校舍、开荒种地,还主动节衣缩食,捐献财物,支援前线,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大大改观。

不久,我军开始反攻,“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的胜利消息鼓舞着每个同学,大家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以期不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早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许多同学到农村宣传,举行联欢大会,演出了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 重返哈尔滨

1947年7月,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北满局势日趋稳定。上级决定学校迁回哈尔滨市。这次搬家可说是一次“胜利的进军”。事先作好了搬迁计划,同学们争着担任最困难的工作。大家把学校的物品、图书、文件等分别整理装箱,小心地运往车站装上火车。几天的行程,虽然坐在闷罐车里,但空气却一点不沉闷,一路唱着革命歌曲,情绪高昂,心情愉快。

回哈后,先是回到南岗区大直街163号原址,原有学生编成三个班,又新增加学生二十余人,编为四班。年底学校迁到马家沟的原日本女子家政学校校址。

学校迁回哈尔滨不久,刘亚楼告诉王季愚军队急需大批翻译,要求学校设法让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基本的俄语知识。王季愚认为学好外语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实践环境。学校决定,充分利用哈尔滨俄侨众多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学校创造一个“俄语化”的小环境,帮助大家学习俄语。学校大量聘请了俄侨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学员一进校门就开口说俄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员们的俄语水平提高的很快,部分学员只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就走上了工作岗位。

1948年7月,学校派出十几名学生做翻译工作,姜君正、曲程、张大可、陈浩等留校任俄文助理员。随后1—3班的学生全部毕业,其中鲁刚、柏启明、刘

敏、李冬、任玲、佟柯、郭鹏、张延龄等人留校工作。他们是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培养出的第一批毕业生。

1948年整党后,党组织在群众中公开了。许多思想进步的学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学习热情更为高涨。

1948年秋,张锡俦从苏联回国后,来校担任第一副校长,但他工作时间不长,便随中央派出的代表团出国访问,之后离开了学校。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学校接收一批东北和平津学生来校学习,班次由原来4个班发展成为15个班,学生近400人。

四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的教学工作

从1946年到1948年,东北处在极不稳定的战争环境下,但学校始终坚持上课。初期,全校仅有8名教师,其中一名是中国教师,其余7名都是苏侨,分属两个家庭:舍利波娃一家,成员有玛露霞(女儿)、尤拉(长子)、加莉亚(儿媳)、隆沙(次子);另一家是库次涅佐夫和他夫人玛莉亚。这些苏侨教师是经苏联领事馆介绍来的,工作态度十分积极。从哈尔滨到佳木斯,又从佳木斯回哈尔滨,为了不影响教学,他们一直和大家住在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坚持备课、讲课,为学校的建设及外语教育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1948年秋,原延安外国语学校的高亚天、付克、苏英、尹企卓、吕学坡、阎明智等陆续调来学校工作,从其他单位还调来了一些教师,苏俄教师也相继增加,聘请了李莎、非非等来校任教。

学校当时课程设置是每周五天学俄文,一天学政治。俄文课主要是俄语讲读课(实践课),没有其他理论课。授课方法以直接法为主。苏侨教师用俄语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联系上下文,比较同义词、反义词,广泛利用实物、图画、动作、手势等直观手段传授外语。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语音面貌和口语教学,从听觉感知入手,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学生学习主要靠大量的模仿、重复,进而达到变通活用。在学习过程中,背诵精选的典范句型,并能达到替换使用,努力使自己在言语训练中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能力。学生之间利用一切机会讲俄语,形成浓厚的学习外语的气氛。由于当时教师都是苏侨,他

们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言语中的语法规律,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由中国助教用汉语讲解每课书的语法重点以及其它用直接法讲不明白的种种语言现象。这种汉语讲解是纯辅导性质的,始终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不影响用俄语讲授俄语讲读课的主导地位。汉语辅导讲解内容少而精,每次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当时使用的教材,是把延安外国语学校时期常乾坤、卢竞如合编的油印讲义由哈尔滨印刷厂翻印成俄文课本。还有一部分是苏侨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编的讲义和课外阅读材料。每周一天的政治课,主要学习社会发展史、时事政策和进行人生观方面的教育,以提高思想觉悟,加强对党、对革命事业的认识。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继承和发扬了延安外语学校的优良传统作风,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培养出了第一批(78名)俄文人才。在学校体制、教学设备、教师队伍等方面为新中国的外语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节 辉煌的哈外专

一 “哈外专”

1948年底,辽沈战役结束,东北全境解放。东北民主联军易名为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南下作战。

战局迅猛发展,面对革命新形势下的新任务,身兼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和外国语学校校长的刘亚楼已无暇顾及学校事务,原副校长卢竞如当时在东北局从事外事工作,也不得脱身。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便改归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领导。同时,根据张闻天同志提议,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 ,即“哈外专”。

东北局任命原政治处主任王季愚为校长,赵洵为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协助领导教学工作的先后有付克、尹企卓、卢振中、张天恩等延安老同志。学校接收了大直街52号(白楼)及建设街邮电大楼等处作为校舍。

1949年是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年。党中央进城不久,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央对外语人才培养问题做了重要指示:为了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为了建设强大的国防,为了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须办好外语院校,加快外语干部的培养。当时,哈外专是培养俄文干部的主要阵地。1949年春,中央决定哈外专扩大招生,从华北大学和华北革命大学抽调了几百学员给哈外专,这是哈外专接受关内学员的开始。扩大招生后,学员猛增到二千名。学员人数增加,学校规模扩大,哈外专积极规划,逐步从俄语干部短训班模式向正规化外语高等院校过渡。

为了支援兄弟院校,1949年11月将第17班全班学生及从各班抽调的学生组成一个混合班共50名,调往北京俄专,成为北京俄专创办阶段的基础班。高亚天调往北京俄专主持教务工作。这一年,还有127名学生毕业。

1952年,哈外专又把部分干部和部队来的调干学生调到大连,支授大连俄专建设,苏英同志调大连俄专做领导工作。

1953年,我国大专院校进行调整,哈外专归属高等教育部领导。并把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二 中央领导两次直接针对我校的办学指示

1949年8月,王季愚奉命到北京汇报当时东北地区外语教学情况。周恩来副主席在百忙中接见了她。周恩来说,新中国成立在即,需要大批翻译,要求哈外专在十个月内向中央输送二百名翻译。在五个小时的接见过程中,周恩来大至方针政策,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都一一做了指示。周恩来询问:学生每天吃多少油、多少菜?学校有没有操场?学生打不打球?住的宿舍怎么样?周恩来还指示,当领导的不能只管教学,还要管生活、娱乐。周恩来问王季愚完成向中央输送二百名翻译还有什么困难,王季愚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周恩来叫坐在旁边的王炳南一一记下。接见将结束时,周恩来要王季愚把材料整理一下,尽量把一些具体性问题讲出来,并指示中央有关领导听一听汇报。

几天后,陆定一、安子文等同志听取了王季愚关于落实周恩来副主席指示的汇报,拟定出七条决定,以中央办公厅文件转发。当时,还拨给学校三万元办学经费。学校根据周恩来指示,给每位学员每月增加了两斤猪肉。

在党中央和周恩来的关怀下,1949年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源源不断地来到哈外专。到年底,在校学生已达到1127名,教师队伍也增加到100多名。

1950年2月,周恩来总理陪同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回国途经哈尔滨,住了两天。他又把王季愚等同志请到住所,听取汇报,从晚上十一点钟谈到翌日凌晨。周总理详细询问了去年8月向中央汇报后的落实情况,并重点就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做了指示。这次周总理讲得很多,许多问题讲得很具体。接见后,周总理又领王季愚等同毛主席见了面。

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指示,极大地鼓舞了全校教职工,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三 以学生工作为本


培养目标

哈外专是党领导的一所新型的革命学校。培养目标是为当时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外语人才。起初,学校培养的是军政俄语翻译干部,直接为军队建设服务。学制不固定,也不分学期,学生是随时入学,经过一个阶段的政治思想教育及时事政策学习,便开始上俄语课。学生在校学习大约一年半左右,因工作需要而随时毕业,1950年以前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分派到军事部门,1951年以后的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工业部门,还有一些分配到文化教育部门。

1952年10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改革学制命令》,政务院及中央军委《关于俄文专科学制决定的命令》以及高等教育部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俄语教学会议精神,学制改为三年。当年,高教部和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还明确做出决定,学校今后的任务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部门培养翻译干部和师资,翻译干部占百分之八十,师资占百分之二十。

1955年招收的32个班新生中有6个班(16班-21班),主要是培养师资,学制定为四年,其他班学制仍为三年。

级部管理

1949年学校正式成立级部,统管教学、行政管理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每个级部设正副主任主持工作,按学生人数配备俄语课教师、政治辅导员若干人,设党支部和团总支。随着教学的发展,后来成立了俄语教研室,加强了对俄语教学的统一领导。这样级部就变成了行政和学生管理的工作机构。级部工作人员通过日常行政管理和思想工作,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了全面发展。

平津解放前夕,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朝阳学院等高校一批学生毅然从国统区通过封锁线投奔解放区参加革命。他们千里迢迢辗转到哈外专学习。他们来校前后还有一些高干子弟来校学习。这批学生和学校原有的学生组成一级部,共编成23个班,在南岗大直街52号校舍(通称白楼)学习。他们的到来,不仅标志着外专学生人数的增加,而且也标志着学生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北平解平后,在北平流亡的旧东北大学先修班和长白师院的大批学生应招来校,组成二级部,编为24—33班,先在马家沟校舍,后迁到南岗建设街校舍上课,1950年3月由长春航校转来50名学生编成53、54两个班,也归二级部管理。

1949年4月,由北京华北大学抽调已准备南下的革命青年400人来校,组成三级部。开始,这批学生编成1—10班,进行政治学习。他们系统地学习了社会发展史、党史和近代史,听了数次树立革命人生观和共产主义世界观远大理想的专题报告。政治学习结束后,进行过一次审查,把当时认为不宜在外专学习的学生转送到别的学校或工作岗位上。同年秋,留下的学生开始上俄语课,按全校班级顺序编为34—43班。学生上课和住宿都在南岗大直街与龙江街相交的红楼。

1949年11月,由正定华北大学调来一批学生,组成四级部。这批学生编成44—52班。他们住在邮政街扁楼宿舍,在大直街52号白楼上课,1950年又由北京等地招来一批高中生和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入学,编为55—59班,归四级部管理。

1950年,学校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在上海、南京等地招收了350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来校学习,组成五级部,编为60—71班,在建设街校舍上课。五级部的学生都是高中毕业生,文化程度比较齐,故俄语学习进程较快,质量较高,社会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的也很有特色。参加全国统一招生,是哈外专走上正规公开招生的开始,也是以后学生的主要来源。但哈外专是为革命需要服务的,所以学生来源仍是多渠道的。

1950年12月,有529名青年学生响应抗美援朝号召参军,被分配来校学习俄语,组成六级部,编为72—91班,在南岗大直街白楼对面的五栋灰楼里上课。

1951年4月七级部成立,学生是3月下旬到校的,其中有48名来自全总,后来又统招了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一年共招收学生416名,编成92—97班、100—101班,在红楼上课。

1952年5月,由部队来了一批调干生入学,组成八级部,编为98、99和102—112 班,在南岗邮政街新建成的10477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即今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部)里上课。新教学大楼的落成,缓解了学校校舍分散、紧张的问题。

1952年9月,预科学生毕业后编为九级部,学生的班次是113—124班。预科是1950年5月设立的,当时招收初中生为预科学生,共13个班。预科学生入学后,对他们进行了三反、五爱教育,预科学生授课时数除俄语实践课占三分之二周学时外,每周上汉语课三学时,历史课二学时,地理课二学时,这些课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预科只试办了一期。

1952年10月,统招应届高中毕业生1027人入学,编成十级部,班次为126—142班。

1953年十一级部成立。学生是国内一些大学或大专学校的毕业生,目的是培养各专业部门的翻译人才。他们一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外语基础,故按两年制计划进行教学,取消国文课。

1953年入学的1035名学生,除上述十一级部学生外,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分别编为十二级部和十三级部,这批学生学制为三年。

分别担任各级部主任的有尹企卓、阎明智、高士英、鲁刚、苏英、张大可、扈颖航、王忍、熊映梧、伍铁平、艾钢阳、王超尘、冯彬彬、姜君正、王刚等。

1954年是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需要大量翻译人才。同年4月18日教育部决定,高中从一年级起取消英语课,改上俄语课,中学俄语师资的需要量猛增。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客观需要,向哈外专提出了新的任务。这时,学校在南岗区沙曼屯(今学府路)新建部分校舍落成投入使用,学校具备了扩大招生的条件,1954年一次就招收了1700名高中毕业生入学,全校在校生增加到3400名,教师达到350多名。为了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学校取消了级部建制,把本科生分为一部和二部。一部主要是当年入学的1700名学生,新生的校舍在南岗区邮政街;二部主要是1954年以前入学的在校生,在沙曼屯新校舍(后来的黑大校部)。一部主任鲁刚,二部主任姜君正。

1955年招收新生719名,起初编成28个班,后又改编成32个班。

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校风

哈外专不仅是一所学习俄语的学校,也是一个革命的大家庭,同志关系、师生关系十分亲密和睦。校长经常下班级,参加学生的生活会、讨论会,面对面地进行教育;对群众的疾苦非常关心,经常组织患病的师生员工疗养,伙食上还给予特殊照顾。从政治部主任到政治辅导员,都积极深入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同学生打成一片。级部主任经常参加班级活动,各科教师同学生的关系也很密切。他们在课堂上是严师,课后是益友。周末或节假日,学生们常常到教师宿舍或讨论问题或促膝谈心,连个人的婚姻恋爱问题也都推心置腹地征求老师意见。教师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学生们同本班的苏侨教师也都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关系。

当时,外专的学习生活很紧张。住在道里工厂街学生宿舍距教室远的学生,每天早晨铃一响,便立即起床洗漱,接着便全班集合,由班长带领跑步,直奔教学楼上早自习。早饭后,许多班级都要在上课前二十分钟到教室,布置一天的班级活动或学唱俄文歌曲。遇到开展俄语会话活动月,还要有意识地找同学会话,显得更为紧张。每到周末都要进行大扫除,搞班级卫生,然后便参加周末舞会或班级与班级的联欢,这时才能把拉紧的弦松弛一下。

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很强,团结互助。冬季滑冰,夏天去松花江游泳,均以班级为单位。班内同学有困难大家都伸手相助,有的同学因病不能上课时,互助小组的同学便代抄课堂笔记,然后再帮助补课。充分体现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风气。

哈外专不但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而且重视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国内的各项政治运动及校内外的公益劳动。在抗美援朝期间,许多教工和学生被党组织聘为党的宣传员。他们在业余和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居民委进行宣传,讲解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和必胜的客观条件。部分学生为志愿军炒炒面,表现出外专师生对最可爱的人的无限热爱和崇高敬意。在1952年的教师思想改造及忠诚老实运动中,大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造计划,提出了改造思想的具体措施,“三反”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全体师生热心公共事业,热爱劳动,在抗洪防汛,修筑松花江堤坝工程中,受到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嘉奖;在大力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中被评为模范;在修建斯大林公园、八区体育场等公益劳动中表现卓越,受到社会高度评价。

学生会

哈外专学生会组织成立的比较早,学生会主席先后由李祖培、高静、王超尘等担任。除学生总会外,各级部还成立了分会。分会在总会的领导下开展各级部的学生工作。学生会不仅是党和行政团结全体同学完成学习任务的得力助手,也是同学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重要组织。学生会设有合唱、舞蹈、话剧、中西乐队等,经常组织校内外的文化活动,还组织同学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公益劳动,对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教学领先

课程设置

学校三年制俄语专业执行高教部制定的教学计划。主要设置下列课程:

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正确理解国内和国际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建设者。

文史理论基础课,包括苏联历史、现代汉语、语言学引论。其目的,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苏联历史概况,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和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基础知识,帮助学 生学习俄语及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的能力。

现代俄语实践课,包括语言、语法、词汇。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实际运用俄语听、说、写、读。

翻译课,包括从汉语译成俄语和从俄语译成汉语。目的是授予学生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训练学生实际的口译、笔译技巧,为学生将来从事翻译工作打下基础。

体育课,授予学生体育基本知识和操练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

根据当时高教部统一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规定,未设独立的俄语语言理论课。有关实用性的俄语语音、语法、词汇知识都放在实践课中讲授。

四年制俄语专业教学计划除三年制课程外,还增加了以下课程:

现代俄语理论课,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和俄语历史语法基础,使学生能从理论上系统地了解在学习现代俄语实践课中所获得的知识。

教育课,包括教育学和俄语教学法。主要授予学生教育学和俄语教学法的基础理论。

教育实习,培养学生预备讲授和分析各种俄语课的实际技能及熟练技巧。

翻译课的学年论文,目的是扩大和巩固学生的俄译汉、汉译俄笔译技巧,培养学生独立研究俄语语言现象中某些问题,及使用各种有关文件的初步能力,为他们 将来从事翻译工作和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除此之外,无论是三年制还是四年制都有教学计划以外的加选课程,由学生根据志愿额外加修。

俄语教学的经验

一、紧密结合各方面的实际,进行俄语教学。

哈外专从1949年至1956年5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阶段、教师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以1955年召开第一次俄语教学会议及实施高教部的新教学计划为分界线。

1949年到1954年期间,从开始的无固定学制到1952年以后确定为三年学制,学校教学计划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任务是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打好外语基础,具有用俄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由于在校时间有限,学生没有机会使其所学知识与熟练技巧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进一步提高要靠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中解决。

这一时期,苏侨是俄语教师的主力。他们虽然熟练地掌握了俄语,但不懂汉语。由于这一因素,在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手段上,模仿、直观、综合、直觉教学相对占主导地位,翻译、分析和自觉教学占次要地位,教学中,只有实践课程,而没有独立的系统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的重心是训练学生听、写、说、读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讲读课。讲读课上,苏侨教师完全用外语和学生交际,很重视口语的发展。由于几乎没有用汉语与俄语对比进行俄语教学,掌握基础俄语的中国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名符其实的“助教”作用。他们用汉语讲语法规则,讲每课书的语法重点和答疑,讲完之后再由外教在讲读课上巩固。这样,虽然语法的系统性相对不强,但学生实际运用语法规则的技巧还比较好。课本是学生掌握俄语的重要工具。课本中有汉俄对照的课文词汇表,学生对每个词的词义仍是依靠汉语和教师的直观讲解相结合来理解。这一时期的教学法实践性很强,培养的翻译人才口语和熟练运用语言的技巧都比较好,基本上能用俄语进行交际。

1955年,哈外专俄语教学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举办了首届俄语教学研讨会,中心议题是正确处理本族语在外语教学中同外语的关系,推动了哈外专俄语教学法的研究和改革;1955年实施高教部的新教学计划后,完全改变了教学计划不够完善、稳定和正规的局面。

根据新教学计划,哈外专主要培养俄语翻译和教师。要求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在口头和笔头两个方面运用俄语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语言现象作正确的解释和分析,并能翻译社会政治等书籍。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有入门打基础阶段,还安排一年多的时间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提高熟练运用技巧。

在教学上,对俄语基础课程实行分科教学制,即实践课俄语、语法、词汇分科施教。与此同时,中国教师开始讲授低年级的讲读课(原由苏侨教师讲课)和高年级俄语理论课(原由苏联专家授课)。课堂教学,采用了自觉对比法和翻译比较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利用汉语最后排除汉语。这种教学法增长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通过对比掌握了俄语构词、造句和使用上的特点。俄语理论课和基础俄语课中的语音和语法用汉语讲授。讲读课上翻译作为教学手段开始广泛运用。在词义讲解和语法规则讲授上也适当地进行了两种语言的对比。随着中国教师进入教学的主战场,汉语在教学中自觉有意识地被运用,并逐步扩大。但用俄语讲练俄语的老外专优良传统,仍被继承下来。

二、中、俄教师配合教学。

中、俄教师配合最重要的体现是在教学法上。哈外专采用的是综合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在两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式体现。1954年以前,具体体现在外教的讲读课与中国助教的辅导课上。讲读课与辅导课的配合,主要通过共同教案来实现。外教准备每课教案以前,中国教师细致地研究学生会感到困难的每个生词、词汇和语法关系,然后根据教学法原则对每个生词、语法的教授方法提出意见,当外教写好教案后,中国助教再认真阅读,掌握外教讲解内容,目的是明确外教讲的方法是否恰当,内容的深度及分量是否合适,例句的思想性如何,哪些问题应着重讲,哪些留给助教讲。课前助教与本班外教交换意见,提出对教案及某些讲法的具体意见,同时了解外教对助教在配合上的要求。外教与助教在制定教案时都十分认真,保证了每课教案的质量。助教与外教的配合还体现在助教经常搜集学生学习方面的各种情况,记载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整理学生口语与书面作业的典型错误,以供外教在备课及讲课过程中参考。由于外教俄文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助教在与其配合中,也是很好的学习过程。有许多被助教忽略的问题,外教都能认真的提出,并给予完善和适当的解释,保证了教学的效果,1954年以后,中国教师进入实践课主战场,外教则以会话课与其配合。因此,哈外专时期中国教师与外教的配合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课外俄语会话活动丰富多彩。

为了配合俄语教学,加强口语训练,学生经常开展班级内、班级间或全级部的俄语会话活动,形成浓厚的语言环境。哈外专把加强口语训练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上,通过口语会话使学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变成活用的言语,并可检查词的应用是否合乎俄语的习惯。课堂会话是有局限性的,通过课外会话可极大限度地补充课堂会话的不足。根据不同的俄文程度,有不同的课外会话形式,如俄语晚会、讲演会、翻译会、座谈会及会话运动等。俄语晚会最初在班内组织,内容是学生将学到的词语用各种有趣的形式说出来。讲演会由几个班在一起活动,讲演人有一定的准备,听讲演的注意讲演人的发音、语法及内容是否有错误。通过这种形式鼓励学生用俄语朗读,引导学生用俄语讲话的兴趣。翻译会是练习口译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步骤,是在会话已经有一定基础时举行的。俄语座谈会主要结合时事进行,利用这种形式提高会话质量,培养学生用俄语表达完整的思想,自由地运用学过的所有词语。座谈会是进行专题会话的一种形式,是巩固会话成果补充会话内容并提高学生会话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二、三学年中广泛采用。会话运动是在三、四周的时间内造成随时随地说俄语的气氛,培养学生说俄语的兴趣与习惯。会话运动基本上是由全体俄文助教和学生会领导与组织,一般采用挑战、动员和总结等形式。当时在哈外专开展的会话运动中出现了三种卡片:中文卡片(用以限制说中文)、会话卡片(鼓励与督促学生多说俄语)、语法卡片(提高会话质量,纠正会话中的语法错误)。五十年代,在哈尔滨的苏侨仍很多。学校附近的秋林公司,售货员多数是苏侨,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最佳场所。学生课余时间,经常三五成群到秋林公司去,以顾客身份与苏侨售货员对话。学生们通过课外会话活动,巩固了所学词汇和口语句型,过了开口难这一关。

四、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工作。

主要采取平时考核、月考、期考和毕业考试等办法,对学生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成绩检查,使教员全面正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并根据这种了解制定教学计划。平时考核,每个教员都有课堂记分簿,将学生在发音、听写、造句、翻译、讲述、作文、语法等方面的表现随时记录,并另设一档专门记载学生在运用俄语时常犯的错误。每课结束时,还进行课堂书面测验。月考的目的是及时复习旧课,同时检查学生是否全部理解和掌握了教员所讲的课程。期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考试阶段和总结阶段。期考有口试及笔试两种形式。口试题目包括朗读、叙述、俄译中、中译俄、回答问题;笔试题目包括听写、回答问题、填写词尾、造句,高年级还有俄译中、按提纲作文等。哈外专一向重视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口语能力,进行口试是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考试以后,教员要在三天以内看完全部考卷,发现本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由教务处、教研组召集会议总结工作,并对下学年的教学计划提出意见。毕业考试,主要是用俄文撰写论文、中译俄、俄译中三项。毕业论文是经过准备的。翻译考试学生可利用辞典和参考书进行。

建立教研室

翻译教研室是哈外专历史上最早成立的由中国教师组成的教研室。为了适应当时学校培养俄语翻译的需要,1952年冬,成立了翻译教研组(后改为翻译教研室)。先后由鲁刚、麻贵宾、李石民、郝建恒任主任。教研室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编写教材,间或开几次讲座。由李石民、郝建恒编写了教材的主要章节,郝建恒还独立编写了国内第一部汉译俄教材。从1953年起,开始为本科高年级学生系统地开设俄译汉、汉译俄课,后又增添了口译课。

从讲读课教研室到俄语词汇教研室和语法教研室。讲读课教研室,主要是以苏侨教师为主讲教师,中国教师为辅助,1954年以前,讲读课教研室随级部而设。为了有计划的培养中国自己的讲读课教师,任命钟鼎、吴福生、陈楚祥等为教研室副主任。经过一年的试点,从1954年新学年开始,低年级讲读课主讲教师全由中国教师接任,后来在二、三、四年级,中国教师也逐渐代替了苏侨教师。由于中国教师进入讲读课的主战场,学校成立了大实践课教研室,由鲁刚主管,信德麟、高森负责具体业务,下分6个教研组,每组负责8一10个班的基础俄语教学,组长有陈楚祥、刘仲亨、王鲁生、雷华歌、余养才等。每个教研组里,还配备2—3位苏侨教师担任会话课。随着分科教学的进一步推行,1955年成立了统一的大词汇教研室和大语法教研室,分别负责实践课的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由侯育成、王鲁生任教 研室主任。不久,成立了设有语音实验室的语音教研室,王武铮任主任。

为了适应系统的语言理论教学的需要,在原研究生室理论教研组的基础上,组建了理论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王超尘。这个教研室的成员是新中国的第一批俄语理论课教师。

哈外专还先后成立了政治教研室、国文教研室和体育教研室。学生不但要学好俄语,还要系统地学习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 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学习汉语以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积极参加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课和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五 师资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急需一支具有较高社会主义觉悟和较熟练掌握俄语专业知识的翻译干部队伍。要培养这样一支队伍,必须办好学校。而要办好学校,首要的问题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当时,俄语教学主要依靠苏侨教师,做好他们的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学校从办学的长远利益考虑,确定在建设教师队伍的问题上采取“积极准备,逐步代替” 的方针,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有一定政治觉悟和较高俄语水平的又红又专的教师,逐步替代苏侨教师。

开办研究生班

1950年11月,从本科毕业生中抽调 24人组成研究生一班,张天恩任主任。副教务主任舍利波娃讲课。这是新中国外语院系最早的研究生教育,这个班的学生是新中国第一批俄语研究生。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学习 ,1952年8月毕业后,大部分留校充实了教师队伍,1952年夏,又开了两年制研究生班三个(2—4班),稍后又先后增加了两个班(5—6班),共125名。他们大多数是本校本科毕业生,少数是东北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北京大学俄文系毕业生来校进修的。根据需要,学校成立了研究生室,曲程任主任。研究生班先是从苏侨教师中选择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后来苏联专家到校,由专家任教。为研究生班开设的课程有政治经济学、俄苏文学作品选读、现代俄语(包括语音学、形态学、结构学)、语言学引论、教育学及俄语教学法等。这批研究生1954年暑假毕业后,大部分留校担任教学工作。五十年代中期,苏侨教师先后离开中国,哈外专的俄语教学由自己培养的年轻教师陆续接任,研究生班的毕业生成为俄语教学的骨干。

苏联专家传帮带

聘请苏联专家来校任教,对中国教师进行传、帮、带,从整体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1953年苏联语言学副博士Г.Π.乌汉诺夫副教授应聘来校。他是当时苏联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俄语学家,学识渊博,在莫斯科大学获得语文学副博士学位,是苏联俄语泰斗维诺格拉多夫院士的弟子,受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训练,有相当丰富的治学经验。他来校后,担任校长的科学顾问,帮助学校制定了完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致力于师资队伍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对中国青年俄语教师满腔热情,严格要求,耐心教导,诲人不倦。他把自己做科研工作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了中国同志。

1954年11月,学校抽调部分教师成立俄语理论组和俄苏文学组,由苏联专家讲课,专门培养俄语理论和文学课程教师。另选派少数教师,跟教学法专家学习。

到1956年,陆续来校任教的苏联专家共11名。他们是语言学副博士B.И.切尔诺娃、H.H.阿列克谢耶夫、 A.И.加尔什科夫、И.布多林、文学副博士C.Π.索洛维约夫、教育学副博士B.E.沙普金和C.H 加里宁娜、现代俄语教师 H. 古科娃、 M.M. 巴甫洛娃.文学教师B.H.瓦赫琳娜、语言学及现代俄语教师 A.M.那查洛夫。

这些专家开设的课程有现代俄语(语音学、形态学和结构学)、词汇学、文学史、教学法、历史语法、语言学和文学讲读课等。他们的教学活动,对提高中国师资的俄语教学水平、俄语语言理论和实践水平,以及对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起了很大作用。除教学工作外,他们还给予俄语教研室、研究生室和其他教学组织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对开展科研工作,改进教学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期间,学校相应成立了苏联专家工作办公室,在校长领导下配合苏联专家进行工作,同时照顾专家们的生活。当时虽然过分强调了苏联专家的作用,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试考查等方面都照搬苏联高等学校的一套,结合我国和本校的实际不够,但苏联专家对学校的帮助是主要的。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严谨的治学作风,忘我的劳动态度,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使全校师生受到很大鼓舞,永远不能忘怀。

组织教师进修

哈外专从1954年起,分期分批轮训教师,大部分是脱产进修两年,1955年成立了由赵洵副校长直接领导的科学研究处,负责全体教师的进修和科研工作。同时,学校为教职员工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为俄语教学领导干部制定的是一年半至两年的学习计划,学习的主要课程有俄语历史语法、俄罗斯文学语言史、俄罗斯文学史、普通语言学、语言科学史概论等五门课,为教师业务进修制定的是四年学习计划,主要学习现代俄语、修辞学、语言学概论、俄罗斯文学、文学概论、教学法等课程。全体教师都参加教师进修业余大学学习,由苏联专家任教,课程结束后进行正式考试。这样做的目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1954年开始先后派出四批,共计21名教师去苏联留学。他们有的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有的在列宁格勒师范学院进修,1955年学校还抽调12名教师离职到哈尔滨苏联侨民中学插班学习两年,以提高俄语实践水平和口语能力,1956年学校派两名教师分别到华东师大和东北师大进修教育学。政治课教师和国文课教师也分别到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北京大学进修。苏联专家还招收俄罗斯语言专业副博士生 ,4名教师通过了副博士预备考试。

哈外专在苏联专家帮助下,仅用3-5年的时间,就培养了一支基本能胜任各门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俄语专家。部分调到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已成为我国俄语教学及科研方面的骨干力量。

六 学术建校

1954年,按照客观形势的发展及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哈外专将学术建校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全校形成共识:只有抓好学术建校,才能把学校建成新型的、正规的、高水平的高等俄语学校。学术建校的关键是造就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培养积极的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中国教师,而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中心环节则是提高教师的语言理论水平及实际掌握俄语的能力,开展教学法的研究工作。

同年,校党委成立,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机构设置正日臻完善,教学组织也根据实际需要重新作了安排,组织建校已基本完成。这样,客观上就具备了学术建校的条件。尤其是苏联语言学专家陆续应聘来校,通过各种形式按部就班地传授俄罗斯语言理论知识、文学史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使学校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提高有了可靠的保障。

第一次俄语教学研讨会

1955年5月2日,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召开的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第一届俄语教学研究会议,是学术建校的重要标志,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哈外专由一个中心(教学)进入两个中心(教学和科研)的转折点,在中国俄语教学史乃至新中国外语教学史来说,它也是重要的一页。

中心议题是正确处理本族语在外语教学中同外语的关系,推动了哈外专俄语教学法的研究和改革。以学术而论,会上所提出的几个主要报告今天看来仍有科学价值。从历史功绩来看,它起到了引导许多俄语教师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启蒙作用。至今国内俄语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当年受到这次会议的治学方法和学风的教育。

会议共开五天。会上宣读的学术报告有:伍铁平的《外语教学中的比较教学法》、王超尘的《谈谈俄语发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鲁刚的《翻译在我校俄语教学中的作用》、乌汉诺夫(苏联专家)的《现代俄语词的形态构成》。除主报告外,还有几篇副报告。会议的突出主题是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问题,第二主题是如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苏联专家乌汉诺夫对这次会议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会议的学术指导,会议的全部筹备工作,其中包括所有学术报告都曾得到他的精心指导。

王季愚校长在《开幕词》和《闭幕词》中,重点讲了学术建校的长远方针和战略目标。哈尔滨市委代表、高教部代表和北京俄专苏联专家舒立克等参加了开幕式并先后讲了话。

学术刊物的出版

哈外专校刊《教务工作通讯》,于1951年3月28日创刊。该刊先由教务处编,后由《教务工作通讯》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编委会由张天恩等十二人组成,陈泉壁任总编辑。

《教务工作通讯》的方针、任务是:帮助教务部门动员全体教师贯彻实施学校的教育方针与教学计划;总结、交流和推广在实施教育方针与教学计划中的各种经验;研究与改进教学、教务行政工作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业务水平;帮助教务部门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学习。

《教务工作通讯》是供内部参考的不定期刊物,到1954年11月止,共出版 24 期。刊载的文章多为教学经验总结、政治思想工作经验交流以及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

随着形势的发展,《教务工作通讯》自1954年11月7日改名为《外专校刊》。原编辑部也相应地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校刊编辑室。

《外专校刊》创刊号发刊词指出:“校刊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全校教师深入学习,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积累外专教学经验,以便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外专校刊》设有“语音、语法”、“俄语教学法”、“翻译教学”、“学习园地”等专栏,以刊登学术性文章为主,也刊载教学会议总结、教材编译及校友来函等信息。

《外专校刊》共出版7期,于1955年12月停刊。此后便由发行全国的学术刊物《俄语教学与研究》代替。刊物的宗旨是广泛介绍俄罗斯语言研究成果,发表本校及兄弟院校有关语言理论的科研文章及教学经验。这是新中国外语院校最早的学报。

《俄语教学与研究》编辑委员会,由赵洵副校长领导,主编为伍铁平。《俄语教学与研究》为双月刊,是全国少数高水平的俄语刊物之一,对我国俄语教学和俄语理论研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俄语教学与研究》除正刊外,还出版普及俄语的副刊《СПУТНИК》(卫星)。副刊多发表短小精悍,知识性、趣味性并重,内容深入浅出的文章,而且多针对中国人学俄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或有系统地讲解某些语法问题,或阐释某些语法现象及某些词的习惯用法,或一题一议,解决读者提出的疑难问题,深受读者欢迎。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教材的好坏与培养学生的速度和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为加强俄语教材建设,1950年成立了教材编译科,主要负责人是刘耀武。在编译科设置期间,他们白手起家,编写了俄语实践课及语法课等俄语教材45种约560万字,这些教材不仅供本校使用,而且也为相继成立的兄弟院校所采用,总共印刷出版了三十八万三千六百余册。还组织力量于1952年编写了《俄语语法》(共三册),全国发行,前后共印八版,计二十六万一千册,为国内许多外语学校、高等院校俄语系、中学师资及俄语自学者所用。该书由赵洵副校长主编,郝建恒、刘耀武等为主要编写人,是当时我国自己编写的水平最高的工具书,对我国俄语教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配合俄语教学,教材科还编写了《俄语会话》、《译名手册》以及我国经济和军事建设所需要的材料,诸如《飞机》、《坦克》、《内燃机》和《工业建设》等,并附有译文,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译名手册》为翻译工作者正确解决人名地名及其他专用名词提供了可靠资料。《俄语会话》是按情景、场合编写的,对俄语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交际提供了帮助。

七 党组织及群团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总支委员会于1948年成立。到1953年末,学校已有正式党员129名,候补(预备)党员112名。由于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1954年,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根据上级党委的决定成立了校党委。第一届哈外专党委书记由王季愚兼任,高士英任副书记。

党委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作风非常纯正。党组织不仅关心每个同志政治上的成长,而且对生活也关心备至。哈外专之所以能继承和发扬抗大的革命传统,成为革命的大熔炉,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政治上业务上都称职的翻译干部、俄语教学干部,使学校蓬勃发展,最后成为一个正规的、培养外语人才的高等学府,都是校党委正确领导和工作的结果。

哈外专1949年建立团委,初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为共产主义青年团。主要负责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团委书记先后由黄游生、李若谷等人担任。建国初期,在发展组织方面采取了慎重态度,后来才逐渐大力发展。各级部都成立了团总支。到1956年,共青团员已发展到2385名。共青团是党的有力助手,无论是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还是在各项政治运动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哈外专的工会组织成立于1950年。工会主席先后由尹企卓、张天恩等担任。到1955年已拥有会员820余人。工会设有俱乐部,开展职工文娱、体育活动,开办夜校,对职工进行业余文化教育,后又开办了马列主义大学,以提高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哈外专工会的活动很活跃,有职工合唱团、京剧社和各种球队等组织,教工足球队曾获得1954年哈尔滨市足球赛冠军。

第四节 向正规化、多语种外语大学前进的哈外院

一 哈外院的教学规划

1956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仍归高等教育部领导,任命王季愚为副院长,代理院长;任命赵洵为副院长。王季愚兼任党委书记,高士英任副书记,先后任副书记的还有赵向、左毅、张天恩等。

哈尔滨外国语学院执行的是高等教育部制定的全国高等俄语院校统一教学计划。计划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掌握俄语知识以及一般历史知识、语言知识、教育知识和翻译技能的人才。在教学计划内,设置的课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苏联历史、苏联地理、语言学引论、俄语语音、俄语语法、俄语词汇、翻译理论与实践、俄语修辞学、俄罗斯与苏维埃文学史、现代俄语理论语音学、理论语法学、理论词汇学、俄语历史语法基础、俄语教学法、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史、中国历史、逻辑学、心理学、体育、教育学、教学实习等必修与选修课程。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因材施教”与“发挥专长”相结合,在外专的基础上,外院制定了新的教学和教务工作计划,主要内容有:一是认真正确地组织新教学大纲的执行,各教研组均把这项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在认真研究新大纲的同时还深入研究如何运用学院现有教科书与教学资料,增编新教材。二是改进教学法,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能动性。强调教师要具有独立负责的精神,备课时“共同教案”和“统一讲稿”只作参考,可按照教学大纲,编制自己的教案和讲稿。要求教研室、教研组改进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研究解决教学法中的关键性问题,并加强检查性听课,及时交流教学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想工作,贯彻教学与教育统一性原则,从而把思想教育工作溶入教学之中。四是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务处、教研组的会议制度以及教学工作量和工作日制度。五是协同有关部门,按照外语学院的统一计划筹建英语专业和德语专业。

当时,哈外院已有近二十个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研组,三百五十余名俄语语言学、教学法等俄语专业的中籍教师及苏籍教师,并设有语音实验室,及藏书二十六万余册的图书馆和资料室。

二 师资建设

哈外院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1956年10月,举行了第一次现代俄语专业俄罗斯语言史课程学位考试。参加这次考试的十名同志,都取得了优秀成绩。苏联专家对这次考试非常满意。1956年末,学院开始评定讲师职称。由学院各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评审小组,以个人申请、互相推荐、领导提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教研室、院务委员会讨论通过,最后提请院长批准。首批晋升的三十二名教师中,有二十一名俄语教师,九名马列主义教师,两名体育教师。学院还按照教师进修提高的12年规划,继续选派教师去苏联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以期达到苏联师范大学语言专业的研究生水平。

三 学术建校

哈外院深入开展了学术建校工作。1956年11月,举行了第二届俄语教学研究会议。会上宣读的学术报告有:信德麟的《外语教学法的几个问题》、王鲁生的《我国高等俄语学校语法课教材配置问题》(副报告)、麻贵宾的《外语问题的选择原则及教学原则》、吴福生的《关于俄语单词教学方法中的几个问题》(副报告)、萨文诺娃的《中国高等语文学校编写俄语教科书的原则》、张文博的《苏联中学外语教科书编写的原则》(副报告) 和布多林(苏联专家)的《19—20世纪标准俄语中带有意向动词的句子里的直接客体》。

这次会议以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各项工作,学院总结了十年来俄语教学经验,研究了俄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法体系和教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现代俄语实践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教师提高等方面的了改进。在一、二、三学年选择了八个班进行合科,综合教授俄语语音、语法、词汇知识 ,并综合训练、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和熟练技巧。还对中苏教师合作进行了试点。同时,派出了由现代俄语课程各教研组的代表组成参观团,去北京访问各兄弟院校,交流经验。在校的苏联专家也组织人员,到北京、上海等地访问了有关院校,与各校的苏联专家及领导交换了意见。

为了使科研工作更密切地结合教学,学院修订了科学工作的七年规划。提倡在有条件的教师中开展科学、教学法研究工作。一方面纠正过去计划要求过高过大的偏差,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可能产生的取消科学、教学法研究工作的倾向。

随着俄语教学质量的日益提高,迫切需要进行学术交流,更多更广泛地介绍苏联的教学理论和俄语语言理论。为此,把教材编译科扩大为编译室,由刘耀武任主任,佟轲任副主任。编译室承担编写各种教材和介绍苏联语言理论的任务,并与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使编译的累累硕果面向全国。先后编译出版了《俄语成语词典》、《俄语词汇辨异》、苏联科学院编的《俄语语法》(第二卷上下册)和莫斯科大学编的《现代俄语形态学》、《现代俄语结构学》等著作。

哈外专的学术刊物《俄语教学与研究》越办越好。195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刊名。这说明学术界领导对这一刊物的重视,也说明该刊物发行后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哈外院时期,教育领导部门推行“统编教材”制度,并组织每门学科教学实力较强的院系独立或合作编写。当时决定高校俄语专业的基础俄语和翻译教材,由北京俄语学院、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合编;语言学引论课教材由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合编;俄语理论课教材,由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独立编写。学院派出贺善镛、俞约法、龙翔参加基础俄语实践课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沈允、何兆源参加翻译课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王超尘、王刚、张寰海参加语言学引论课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这些教材如期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对全国俄语专业这几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 招生工作

哈外院学制为四年,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同时号召具有高中毕业学历的在职干部报考大学。当年,哈外院招收的735名学生中,有百分之六十多是调干学生。

哈外院同全国其他高等学校一样,按高教部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在职干部入学后,合乎规定条件者,可享受调干学生人民助学金。一般学生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可向学校申请部分或全部助学金。

1956年11月,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首次举行俄罗斯语言副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加这次考试的共十七人。考试科目为现代俄语、现代汉语、中国革命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课,第二外国语暂缓考试。副博士研究生学制为四年,由苏联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在学期间,将修完副博士必修课程,各科考试合格后,再准备论文答辩,以获得学位。

五 建立多语种新专业

学院办院初期,只设有俄罗斯语言系。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因材施教”与“发挥专长”相结合,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协同有关部门,按照外语学院的统一计划,筹建英语专业和德语专业。

1956年9月,学院赴华东招聘英、德语教师,并从北京、天津采购了开设新专业需用的图书资料,11月份学院聘请的英、德、法语教师20余人陆续到校,其中3名教师曾在德国、美国留学。他们不仅语言知识丰富,还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经验。

西语教师到校后,首先在研究生中开设了第二外国语——英语课;并在教师中开设了德语训练班,培养德语教学力量,教师们可以自由选修。

1957年2月,西语系正式成立。为了使西语系在建立初期打下比较巩固的基础,学校派出九名西语系教师到北京各兄弟院校观摩学习。为了树立用外语会话的优良传统,西语系教师经常用外语进行交际。西语系在俄语研究室、俄语教师、副博士研究生中开设了十余个英语班和一个法语班。

1957年,是哈尔滨外国语学院逐渐向多语种外国语大学发展的时期。全院制定了“总结经验,整顿学校,活跃思想,提高工作,厉行节约,勤俭办校”的奋斗目标,并对发展前景提出了规划。

六 政治运动

哈外专发展的步伐被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打乱了。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5月,院党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制定了“整顿作风,改进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计划”,同时号召全校人员积极参加运动,帮助党整风,6月,学院的整风运动进入了“大鸣大放”阶段,广大师生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以及依靠什么人办校和俄语干部供过于求等问题,进行了鸣放和讨论。是年暑假后,面对社会上俄语人才过剩的舆论,有一批(约200人)俄语系的学生,通过考试转入其他大学改学别的专业。另外,由于政治运动打乱了教学秩序,当年全院没有招收新生,10月,运动进入反右派斗争阶段。学院党委召开全体教职学员会议,动员全校师生深入进行整风运动,开展反击右派分子的斗争,11月,学院向全体同学作第二阶段反右斗争的动员报告,并决定停课搞运动,还提出了“不漏掉一个右派分子”的口号。由于反右派的严重扩大化,所以在斗争中触及的人数很多,全院错划了二百二十四名“右派分子”,还有二百多人被错划为“中右”或受到其他形式的处分,致使一大批知识分子受到打击。这是建校以来受到的最大一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严重的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12月,运动进入整改阶段。主要围绕精简机构,压缩编制,下放干部等问题进行整改。首批有五十人下放到农村进行锻炼。后来,大批干部及一批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干部和学生下放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和进行改造。

1958年3月至4月,学院进行了“双反”和知识分子向党交心运动,学生中的勤工俭学活动,也迅速开展起来。

在反浪费、反保守的“双反”运动中,广大师生响应党的号召,揭发了学校工作中大量铺张浪费、落后保守和不求上进的现象。 提出学校最大的浪费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达不到又红又专的要求;最大的保守是满足现状,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求上进。

“双反”运动,很快地引向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师生们围绕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问题,对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口,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向红透专深大跃进”的号召下,教师们互相启发,互相教育,自觉革命,向党交心。在向党交心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不适当地批判了很多教师的所谓“白专”思想。在思想总结的基础上制订个人的红专规划。把一些认真读书,刻苦钻研的知识分子当作走“白专”道路进行批判,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1958年4月,哈外院下放归黑龙江省领导。5月,开始进行教育大革命运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学院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宣传和学习总路线的活动,讨论了如何贯彻执行总路线问题,要求必须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做,要敢于创新。还提出了一系列“左”的口号,如“要破除对教授、专家、书本、文献的迷信”,“要坚决拔掉学校阵地中的资产阶级白旗,插上无产阶级的红旗”等。过分地强调学生必须参加实际工作和当前的政治斗争,过分地强调劳动,学生参加劳动与社会实践的时间过多,使学校几乎无法进行教学。

1958年8月,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员会和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以哈外院为基础,扩建黑龙江省第一所综合大学——黑龙江大学。

第五节 哈外专、外院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贡献

哈外专、外院(以下简称“老外专”)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由我们党和老一代革命家亲手创办的高等学校,是新中国早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成果。老外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办学创业,培养和输送人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人民政权的巩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早期经济文化建设,为开拓新中国的外交事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 老外专为中国革命胜利所做的贡献


抗战胜利以后,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地区成为我党我军拥有的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延安外国语学校随军迁到哈尔滨办学,吸引和凝聚了东北以及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和进步学生投身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他们来学校学习,不仅壮大了我军的实力,提升了我军的整体文化素养,而且极大提升了我党我军在东北地区的声望和影响。作为民主联军总司令部直属单位,老外专的办学十分有利于我军同当时东北地区苏军的沟通与联络。当时的副校长赵洵同志就直接承担着民主联军总部与苏军的联络任务。鉴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学校还接收了很多革命烈士遗孤以及我党我军高级干部、高级将领的子女,使他们在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中能够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受教育环境。这些人后来大多数都成长为我党我军各方面事业的骨干和栋梁。在我们所能够掌握的历史资料中,至少有这些人先后在哈尔滨老外专学习和生活过,他们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之子叶正大,叶剑英同志之女叶楚梅,周扬同志之子周艾若,李立三同志之子李人纪,严宝航同志之子阎明智、阎明复,革命烈士李硕勋之女李琼(李鹏同志的妹妹)等。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老外专师生在学校大礼堂收听了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根据一个在中国电影出版社工作的老外专学生富澜的回忆,当师生从收音机里听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老外专校园与北京天安门广场一样热血沸腾。他们把学校的扩音器装到车上,上街参加庆祝游行。整个学校几天都不能平静。

二 老外专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巨大贡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老外专承担了为战争培养输送军事翻译的重大使命。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前线后方的俄文翻译绝大部分来自哈尔滨老外专。他们有的是入学不满一年的学生,有的则仅仅经过三到五个月的短期速成训练。有的学生甚至刚刚认识俄文字母,学会查阅俄文词典,就带着词典奔赴战火硝烟的朝鲜前线。由于缺少史料档案的记载,这些学员来自什么地方?他们去了志愿军的哪个单位?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在胜利以后光荣凯旋,又有多少人永远的长眠于异国它乡的土地上,我们已经无法作出确切的统计。陶渊校友是外专3级部40班的学生,他1950年分配到四平坦克3师担任翻译,他回忆:当时东北军区各坦克部队的俄语翻译基本都是哈外专毕业生,军区办公厅翻译组、司令部翻译科也多半是我校校友。在空军、海军各军种中,都有外专毕业生在从事军事翻译的工作。据不完全的估算,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哈尔滨老外专总共为志愿军总部及所属各部队输送了近3000名俄文翻译,有效保证了前线作战和后方联络沟通的需要,保证了苏式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 老外专为新中国早期建设所做的贡献

新中国早期工业和国防建设以接受苏联援助为主,从1953年开始,陆续建设了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大批苏联专家来华工作,大批俄文技术资料和图纸运抵建设现场,这些都急需翻译人才。哈尔滨老外专不辱使命,把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高级翻译人才输送到国家工业国防建设最需要的地方,为苏联专家服务,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到1958年黑龙江大学成立之前,哈尔滨老外专和外院总共为国家工业、文化、经济国防各条战线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俄语和其它方面的人才,为新中国早期工业国防建设、为人民政权的巩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 老外专为新中国对外交往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

哈外专外院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外交官摇篮”的美誉。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以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主,哈尔滨老外专充分发挥自己地缘优势和专业特色,大力培养政治上忠诚、业务上精湛的外交人才,满足了新中国早期外交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从老外专走出的杰出外交官,有驻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大使李凤林,驻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大使张大可,驻保加利亚大使腾绍志,驻厄瓜多尔大使王纲华,驻乌兹别克、立陶宛、俄罗斯大使关恒广,驻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匈牙利大使赵希迪,驻乌克兰、南斯拉夫、以色列、吉尔吉斯斯坦大使潘占林,驻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大使张联等。

五 老外专对新中国早期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

老外专是新中国高等外语教育事业的摇篮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从老外专整建制划分出去的师生先后组建了大连俄语专科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大连外国语学院、北京俄文专科学校——后来并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北京外国语学院),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这些学校教学科研和学术建设的骨干栋梁。

六 老外专的精神遗产

从1946延安外国语学校奔赴东北复校,到1958年黑龙江大学成立,先后13年的时间,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和全校师生以坚韧的意志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创业,办学育人,为新中国早期外语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后来黑龙江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值得珍惜的是哈尔滨老外专留给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概括起来,一是传承和延续了延安的革命精神和抗大的光荣传统;二是拥有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使命情怀和奉献牺牲精神;三是努力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开放办学、包并兼容的教育理念;四是培育和形成了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五是树立了脚踏实地,扎根黑土,面向未来,志存高远的理想信念。

第六节 人民教育家王季愚

从哈外专到哈外院,王季愚一直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工作。哈外专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她的心血。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她千方百计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把大批优秀俄语干部及时输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被人们誉为“桃李满天下,师生结深情”的榜样。凡是聆受过她教育的人,无不深切地怀念她,敬重她。

王季愚是一位优秀的外语教育家。她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奉献出了全部精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不愧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楷模。

王季愚1908年农历2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乡学校长,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当时女学之风初开,王季愚先入私塾,后进学校接受正规教育。1924年她小学毕业后考入成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时值第一次大革命,在进步教师和亲友的影响下,王季愚开始了解十月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妇女解放等革命道理。目睹落后贫穷的农村,她立志要献身教育事业,改造社会。

1929年王季愚女师毕业,只身赴北平学习,并于次年考入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俄文预科。该校是我国俄语教学起步较早的学校,师资水平也属一流。王季愚是班里学习优秀的学生之一。1932年秋,两年预科结业后,她升入法学院经济系继续学习。经同学介绍,她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并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平津学生抗日救亡运动。

1933年,日寇加紧侵略中国,北平白色恐怖日趋严重,许多革命学生或被捕,或被迫流亡。年初,王季愚也被迫辍学,并决定与同学一起南下。她先回重庆在省立女子职业学校代课,5月末辗转到上海,投入文化界的救亡运动。

王季愚先后在正风中学、新生女中教书,参加我地下党领导的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和上海妇女界难民救济协会,为抗日战士筹措冬衣,举办卫生人员训练班等。工作之余,她继续进修俄文,翻译苏联的文学作品,为商务印书馆标点古籍文献。王季愚还帮助一些刚开始从事文学翻译的女青年与鲁迅和许广平取得联系,安排翻译、出版事宜。鲁迅先生去世后,她一度受党的委托与许广平联系。1936年,王季愚翻译的高尔基名著《在人间》正式出版,同年她加入由地下党文委组织的上海妇女社,担任《上海妇女》半月刊编委。除日常的编务工作外,她孜孜不倦地撰写、翻译文稿,并以西冷、季子、王季、及愚、王季虞等笔名发表在多种报刊上。1939年,王季愚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已被日伪列入“黑名单”的王季愚奉命撤离上海,经香港、广东、广西,于1941年初到达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同年10月下旬,在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的亲自关怀与安排下,抵达革命根据地延安。在延安,王季愚被分配在鲁迅艺术学院编译室工作,直至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决定调遣部分在延安的军政干部到东北工作。1945年10月王季愚被编入基干大队,开赴东北。历经三个月的长途行军,于1946年1月到达辽宁。当时,因战争局势变化,中共东北局从辽宁沈阳移驻吉林省的梅河口和海龙县。这是两个新解放的县城,急需加强领导,王季愚被任命为海龙县县委宣传部长。6月,战争局势稳定后,她被调到设在佳木斯的东北大学,先后任文学系副主任,文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

1946年年末,王季愚调至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任政治处主任。1948年末至1956年5月,她先后担任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及专科学校的副校长、党委书记和校长等职。在她任哈外专校长期间,周恩来同志曾分别于1949年8月和1950年2月在北京及哈尔滨两次专门召见她,听取关于哈外专的汇报,并就今后新中国的外语教育问题进行长达数小时的谈话。这两次谈话,给王季愚以极大的鼓舞。1956年6月,王季愚出任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代理院长。1958年8月,在哈外院的基础上,扩建成立黑龙江大学,她被任命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64年5月,经国务院任命,王季愚出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直至逝世。

王季愚是我们党自己培养造就的为数不多的女教育家之一。她在外语教育战线上担任校长等领导职务三十三年,培养学生数以万计。她对新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不仅具有开创之功,而且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才华。

王季愚勇于开拓进取,使哈外专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发展壮大。她自担任哈外专校长后,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所起初只有几十个人、短训班式、单科性的外语专门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雏型、多语种、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学院。当时,哈外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非但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而且教学水平也属一流,成为这一时期我国俄语教学、科研的中心和基地。

建国前后,到处都急需俄语翻译。哈外专直属东北局领导,学生由中央直接分配。学校几乎是月月有人毕业,月月有新生入学。面对这种情况,王季愚提出:“将长远的人才培养和国家应急的速成教学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目前的紧急任务和今后的正规建校相结合。”为此,在教学中相继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充分利用哈尔滨的特殊地域条件,大量聘用当地苏侨任教;二是制定教学大纲,要求少而精,既要训练基本功,又要应用人单位要求,适当讲授与今后工作有关的专业词汇及知识;三是聘请苏联专家来校开设研究生班、理论班和高级教师班,不失时机地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四是制造外语环境,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外活动与外语操练相结合。这些措施,既有因时因地制宜的特色,又符合外语教学规律,使整个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并为建国后各地开设的俄语专业学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哈外专建校初期,王季愚就预见到,单纯依靠苏侨任教并非长远之计。她认为,要办好学校,发展正规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尽快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她与学校其他领导一起,自1950年下半年起举办研究生班,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教师,后来研究生已达二百多人。仅仅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哈外专逐步形成了一支人数多、水平高、“兵种”齐全的教师队伍。实践证明,这一步走得非常及时。从1954年起,大批苏侨陆续回国,由于事先有准备,外语教学的全部工作,顺利地过渡到由中国教师担任。这就为哈外专以后的不断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1954年,在俄语人才培养的速成教学可告一段落之时,王季愚又及时地提出学术建校。她指出:“办学校必须从学术研究着手,单靠改进教学方法还不够,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外语理论水平。”在她精心筹备下,于1955年召开了第一届俄语教学研究会议。从历史功绩来看,这次会议起到了引导许多俄语教师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启蒙作用,培养了一代俄语理论人才。

1955年前后,王季愚开始设计学校的远景规划。从人才、语种、大纲到设备、校址等,无不在她的缜密思考之中。以校舍选址为例,哈外专当时设在市区内的伪满医大和邮电局旧址,这些老式俄国建筑比较整齐和实用,许多人不想搬迁。但王季愚力主搬到郊区盖新房。她提出:“学校要发展,学生要有活动场所”,“现在就要想到将来,现在不去,将来再去有困难,没有土地。”正是由于王季愚的远见卓识,才有了今天这座美丽壮观的黑龙江大学校园。

尊重知识、爱护人才,是王季愚的一贯风范。早在解放战争年代,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我党就制定了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政策。作为哈外专领导人的王季愚同志深感这一决策的重要。

1947年,东北解放区开始清奸反霸、“三查三整”。当时有一位校领导在传达运动精神时说,凡非劳苦大众出身的都要清除出党。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政治处主任的王季愚,对此很不理解。她与赵洵一起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拜访罗荣桓和刘亚楼两位领导,反映情况。不久,上级下达了《对待知识分子的决定》,保护了一大批非工农出身的学生和干部。

1948年锦州解放后,王季愚亲自去冀察热联合大学选拔学生。以后,随着北平、上海等大城市的解放,又都是在她亲自主持下,从华北及南方吸收了大批学生到哈尔滨学习外语。对于这些先后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王季愚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置事业心与责任感于育人的首位,悉心培养他们的业务能力。这批学生后来大多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骨干,许多人担任了党和国家各级机构的领导干部。

一个教育家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还应善于爱护和保护人才,后者比前者有时更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对事业的坚强信念,对自己同志的信任,以及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建国后,各类政治运动几乎连续不断,诸如土改、镇反、三五反、思想改造、肃反、反“胡风集团”、党的整风和反右派等等。当有些运动发生扩大化倾向时,王季愚努力运用当时可能采取的措施,以减少或减轻扩大化带来的损失。五十年代初,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时,上级给学校下达了“指标”。王季愚反对这种做法。她直接去市委汇报,要求撤消“指标”,提出“学校有什么问题整什么问题”的正确意见。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王季愚不顾上级对她提出“不要犯组织性错误”的警告,在可能范围内保护干部、教师和青年学生,从轻对待在运动中受冲击的人。正是由于有王季愚这样具有高度理论修养、丰富斗争经验和求实精神的好领导,使这种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的误伤得以减少或减轻。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王季愚培养人才、爱护人才发自内心。无论对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或外籍教师,还是对自己培养出来的青年教师,她总是以朋友、同志身份真诚相待。她是一校之长,但从不以首长自居发号施令。她像大家庭中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给人以教泽绵长、师恩深重的美好回忆。她对干部和教师要求严格,但不苛求;关怀备至,但不失原则。对于德才兼备的尖子人才,一旦看准了,她会力排众议,大胆提拔使用。这正是一个真正教育家所应有的气度和作风。

王季愚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观。她认为,哈外专应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良好品德、健壮体魄的外语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全国解放前夕,近百名来自清华、北大、南开等名牌大学在校青年学生到哈外专学习俄语。他们初到时,对解放区学校的生活和教育方式不够适应,不少人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王季愚循循善诱,为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学校正式设立了政治理论教研室,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学校定期召开政治工作会议,要求各级领导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做好思想工作。王季愚还要求早期留校工作的同志补学社会发展史、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三门课程。她亲自讲课,深入浅出,没有官腔和八股教条气,深受大家欢迎,讲课的小礼堂每次都座无虚席。她还采用期中出题,期末开卷考试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社会和个人思想实际来论述对理论原理的理解。这些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王季愚深知搞好教书育人的关键是教师,没有思想好、业务强的教师队伍,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她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和思想水平,并向全体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希望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自觉性,达到既教书又育人。她认为,哈外专是一所新型的高等学校,必须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把俄语教好,还要把学生带好。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既学好俄语,又从教师身上学到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

王季愚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教书育人的光辉榜样。她亲自为学生讲授马列主义理论课,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结合自身的革命斗争经历,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这种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她对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她深知学生所想所做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包括个人的生活、家庭、恋爱、婚姻、未来工作打算等等。正是因为她和学生广交朋友,学生才愿意和她倾心交谈。这就是她为什么能够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关键所在。

王季愚之所以成为一名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是因为她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高尚品德。她的工作担子很重,还兼有教学任务,但是她从不放松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王季愚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对学生也要求很严,期望很高。她常提醒学生不要虚度光阴,趁年轻精力充沛要多读书充实自己。学生也乐于向她求教,只要有人找她,她总是高兴地会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问题,给他们提示办法,读什么书,今后如何努力。王季愚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还要求全校教师都这样做。

王季愚是一位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的教育家。只要她认为这个计划或措施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符合教育规律,她就坦诚直言并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推广实施。

王季愚深知外语学科模仿性很强,学外语最好从少年开始。因此,哈外专开办不久,她就提出招收初中毕业生,开办预科班。于是一批年仅十四五岁的少年,穿着不合身的大军装出现在校园里。可以说,是她开创了新中国正规学校招收少年预科班学习外语的先河。预科毕业后,又升入本科继续深造。对这批少年学员,王季愚十分爱护,采取许多措施,悉心培养这批幼苗苗壮成长。事实证明,在这个班毕业的学生中,后来出现了许多杰出人才。

五十年代初,王季愚大胆地提出在哈外专采用直接教学法。当时,各级外语学院教学中一般不敢公开使用直接教学法,原因之一是这种教学法在过去的教会学校中曾被广泛使用,因此被批判为“帝国主义洋奴教学法”。王季愚并不理会这种形而上学的批判,鼓励教师采用直接教学法的合理内核,让他们放手试验。结果,哈外专的学生仅在一个短时期内即可听懂用外语授课。

王季愚曾对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与设想。她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提倡多样化办学,外语学科应与其他人文学科相互渗透。她建议从现有的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形成梯队,做到专业方向定点,学有专长。她主张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多联系,改变“近亲繁衍”、“死水一潭”的局面。她希望各级干部应深入教学实际,按教学规律办事,切不要瞎指挥。这些都是王季愚本人多年从事外语教育的经验总结。实践证明,这位教育家关于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观点是正确的,是有远见的。

王季愚在主持学校工作期间,始终遵循着教育与教学民主的原则。她在工作中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群策群力,互相配合协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把学校办得生气勃勃。工作中虽然也常常遇到困难和问题,但是通过民主讨论,大家献计献策,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凡是学校的大政方针和重大事宜,她都提交校党委或校领导集体讨论决定,避免少数人或个人决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贯彻发扬民主、教学相长的原则。经常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师生密切合作,对待学术一律平等,各自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她非常尊重专家,团结同事,放手让他们大胆的工作。

王季愚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革命家。作为一个革命家,王季愚在日伪、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生活、战斗过,也经历过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她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她的教育实践就是在这样的战争岁月及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王季愚以革命事业为重,一生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她工作兢兢业业,生活艰苦朴素,数十年如一日,有口皆碑。三十年代在上海时期,她工作繁重,生活艰苦。在正风中学教书时,王季愚患有肺病又怀有身孕,但授课空余,她仍忙着翻译高尔基的著名三部曲之一《在人间》。她在这本书的译后记中写道:“这本书是1933年春天动手译起的,中间为生活不安与许多意外的灾难所阻碍。”这部译作于1936年春出版,是当时进步青年喜爱的读物,鼓舞着人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四十年代在延安时,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炕上只有一条棉絮、一床被子和一架纺车。那时王季愚还兼任党支部委员、“妈妈班”的班长,经常帮助其他妈妈们背米背柴。稍有空时,还要坚持译些文稿,送到大后方重庆发表。抗战胜利后,她把年仅五岁的儿子交给保育院,自己带着稍大一点的女儿长途跋涉,行军到东北。初到佳木斯的外国语学校时,学校设在一个被炮火摧毁的日本废军营里,部队只供应军装与口粮,其它费用一律自理,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她咬紧牙关,从未说过一个苦字。新中国成立后,王季愚到大城市工作,位居大学校长,但她艰苦朴素的本色始终未变。

王季愚自己毕生艰苦朴素,但周围的同志有困难,她都乐于解囊相助。对于那些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错误处理的师生,她从不歧视,而是想方设法减轻他们的压力,在精神与物质上予以支持。他们的子女无人抚养,她主动承担照顾,他们的家属工作有困难,她设法安排。王季愚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因帮助同志解困免灾而受到批评和指责的情况时有发生。五十年代,她和一位作家朋友闲谈时,曾大度而风趣地说过:“办学校没有什么,检讨,检讨,再检讨就是了。”这正是她深得众望却又常常代人受过的原因之一。

王季愚的思想、情操、学识和风范一直被后人传颂。她的高尚蕴寓在平凡之中。作为革命者,她志存高远,鞠躬尽瘁;作为师长,她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作为同志、朋友,她肝胆相照,待人以诚。

王季愚是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高校校长之一,她用自己的实践写下了现代中国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