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回眸 >> 正文

【校史】深化改革 开拓前进

时间:2020-09-20   浏览次数:

第六章 深化改革开拓前进

(1985-199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深化教育改革的帷幕。《决定》的颁布和实施,不仅为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还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决定精神的指引下,几年来,黑龙江大学全体教职工紧紧围绕着教学、科研这两个中心任务,不断探索深化学校改革的方法、途径,制订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七五”规划(《黑龙江大学一九八五——一九九○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提出了“从本省实际需要出发,办出地方特色,更直接、更有效地为本省的四化建设事业服务”的指导思想,积极主动的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为黑龙江省的腾飞,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在领导方面,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先后被充实到学校的党政领导岗位,加强了学校的领导,为加速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5年2月,徐兰许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东辉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李祖培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程道喜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1985年10月,许师东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付善卿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1988年3月,李源植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尚鹤翔、魏继志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1989年10月,李源植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1990年9月,王景林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1991年1月,熊映梧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1991年11月,曹林同志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在教学领域,学校在继续重视基础理论专业的同时,陆续建立起一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初步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对师资状况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狠抓了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为核心的,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积极争取学位授予权,努力提高了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扩大招生规模,实行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招生办法和“双向选择、择优分配”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推行了“教分制”,严格了考试纪律,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大力推进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始终把研究和解决现代化建设的技术问题、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积极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创办科技产业,许多科研成果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涌现出一批以熊映武、刘敬圻、韩志刚、黄德星、李锡胤、张奎良等为代表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学校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在开展多形式办学方面,学校的夜大学已发展为包括夜大学、函授、专业证书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综合性成人高等学校。

在国际间交往方面,学校先后聘请了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等国家的100余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和学术交流,并同这些国家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接受了日本、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等国留学生300多人次。在此期间,学校还先后派出200余名教师、科研人员出国任教、讲学、进修、攻读学位和参加学术会议,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出一片新的气象。

至1992年,学校占地面积有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拥有教职工1800余名,其中教师、研究人员900余名。学校设13个系41个专业和专业方向,27个学科招收博士或硕士研究生,15个学科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生总人数已达4252 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829 人,专科生31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6人。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备600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1500万元。学校还设有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国际外语培训中心等。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9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500余种。

1985年到1992年是黑龙江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黑龙江大学的全体教学员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指示精神和学校首届教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学校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第一节 深化教学领域改革

在教学领域,学校在继续重视基础理论专业的同时,陆续建立起一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初步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对师资状况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狠抓了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为核心的,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积极争取学位授予权,努力提高了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扩大招生规模,实行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招生办法和“双向选择、择优分配”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推行了“教分制”,严格了考试纪律,提高了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

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

在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主旋律,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一时期里,学校紧紧围绕着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一、适应社会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随着全省工作重心的转移,作为省属综合性大学的黑龙江大学,也必须从本省的实际需要出发,为本省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但由于我校的专业结构是按原有的综合性大学模式设置的,即主要是以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和理论教学的人才为目标,不仅缺乏地方特色,而且面向本省经济建设的应用学科也十分薄弱。

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决心下大力气调整和改造原有的学科专业结构,既要保持综合大学应有的基本共性,又要突出本省的地方性。学校确定了调整和改革的基本方向:大力提高基础理论学科的办学质量,加速发展应用学科和技术学科专业,专业口径要宽,服务面要大,对于那些社会需求量小、人才规格不符合需要的专业,通过减少招生数量或隔年招生来改变供过于求的情况。并通过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训练来解决发展方向和服务方向问题。在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智能结构问题上,学校提出要在培养基础理论人才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培养应用科学、应用技术研究和适应于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即按照“基础要厚,专业面要宽,外语水平要高,实践能力要强”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在继续培养一定数量的基础理论人才的同时,文科要着重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有关专业方面的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理科要着重培养应用科学、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同时还要把培养师资列入我校的培养目标。

从1981年开始,学校在统筹规划、稳步发展的原则下,经过人才预测和专业论证,以老专业和相关学科为依托,积极主动地调整和改造了一批基础理论方面专业的结构设置和培养方向,新建和增设了一批应用性专业:根据社会需要重建了历史专业和政治经济学专业,新建了计算机科学系和图书情报系,增设了法学、国民经济管理、新闻学、档案学、会计学、统计学、文秘、经济法、图书馆学、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等十个专业和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光电技术、控制科学、科技情报学、传感技术、行政管理学、经济学、对外汉语、国际贸易、管理系统工程、科技英语、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教育等十多个专业方向。

截止到1992年,黑龙江大学已有13个系,41个专业和专业方向,58个学科,初步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体系。

二、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达到基础厚一些,知识面广一些,实践能力强一些,外语水平高一些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学校按照拓宽专业面、增大信息量、增强时代感的指导思想,在认真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每年都要对各专业计划进行一次修订。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精简、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剔除内容陈旧的课程,减少必修课,增加大量的专题课、系内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减少课堂授课时数,优化课堂讲授,克服某些课程学时过多、内容重复的问题,增加学生自学时间,提高课外学时比例。根据各专业目标组织教学,克服因人设课的问题。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抓好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一项系统的基础工程,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课程建设,把它列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几年来,学校不断增加主干课程,紧抓主要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的建设,并积极鼓励教师开新课,适当增加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方面的课程。在开设的新课中,要求教师注意把新时期以来的新经验、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来。

与此同时,学校还进一步加强了应用技术性课程的设置,把计算机课和公共外语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学校设立了计算中心,以方便学生实习使用计算机。为了加强公共外语教学,学校成立了公共外语教研部,实行四级教学、分级考核。

在大量增加选修课的同时,学校还于1985年开学初对公共选修课进行了改革,允许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和有特长的学生跨年级或跨系听课。这项措施对扩大学生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文、理知识渗透,开阔学生视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经过几年的改革建设,学校已建立起以专业主干课为主体,以计算机、外语为两翼的新的课程体系。

四、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多次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交流经验。广大教师也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实践,优化了各教学环节之间的组合关系,在强调抓好课堂讲授的同时,注意抓了课堂讨论、教学实习、考试等环节。在课堂讲授中,主要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过分偏重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注重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通过对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毕业生普遍存在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本科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此,黑龙江大学在四年本科教学计划中均安排了1至2个月的实习、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检验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指导思想和本科教育质量,同时也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践之后,要认真写出有一定水平的实习报告、论文等。在此期间,学校还加强了文、理科的实验课教学,严格了考核制度,努力使实验课质量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六、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1987年6月和9月,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的《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国务院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的报告》先后下发。

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学校和各系分别建立了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利用每年的寒暑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省情、民情,了解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所发生的重大变化。许多系克服了经费紧张、实践基地不足的困难,认真安排学生深入工厂、农村、机关、学校,接触社会,接触实际。不但进行了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还开展了科技文化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都经受了锻炼,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课堂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献身四化的使命感,不少同学还写出了颇有见地的实习报告和调查报告、

同时,学校积极引导在校内建立“第二课堂”,即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各种知识性讲座、讨论会、演讲比赛、科技服务以及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广阔天地。1985年学校还成立了黑龙江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它担负起了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完善知识结构和促进同学们早日成才的双重任务,是开辟第二课堂的组织和领导中心。

由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有组织、重实效,成果显著,自1987年起,校团委多次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评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获得嘉奖。一些系和班级也连年获得省委宣传部、省高校工委、省教委和团省委授予的“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不少同学荣获了“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分子”的称号。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锻炼了学生,又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

强化教学管理,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一、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级教学组织,解决了校系两级党政不分的问题。学校切实地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系两级都定有专人负责教学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级教学管理的办事机构和人员,逐步形成了教务处、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系。

1988年起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着手改革实验室的管理体制。首先用了两年时间对全校实验设备进行了彻底的清点,将分散在各系的实验室合并为校管理中心和综合实验室,实行了统一管理。其次,将全校十多个实验物资仓库合并成五个技术物资库,建立了严格的出入库制度和使用制度,均衡分配了各系的实验仪器。至1991年底,我校实验室管理已形成了集中为主,集散结合为辅,专管共用为特点的科学管理体系。1991年在全省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联评”中,我校实验室管理经验被列为九个典型之一,并上报国家教委。

二、实行教师教学工作计量、奖励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为了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工作,打破“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切实保证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学校在这一时期着重抓了教师工作计量、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的建设。

1986年,学校制定了《教师业务计量考核办法》、《教学研究计量考核办法》、《黑龙江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等制度,明确规定出教师(包括实验教师和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每年应完成的工作量。教学计量考核的项目包括:教学工作量、开课门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改革等项。这些管理规定的实施,使学校教师的业务考核实现了科学化、定量化。

鉴于原教师教学工作量制度已不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于1987年8月起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实行《教师教学工作计量奖励试行办法》(简称教分制),按“教分”计算工作量和分配奖金,取消了原有的教师综合奖、超工作量奖和岗位津贴。教分制参照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确定了教师每年应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再根据课程或其它教学工作的不同性质、类别与用工量大小,分别按不同系数折合成教分,然后根据各系教师在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完成的教学工作量的大小,分别给予劳动报酬,超额者可予以较优厚的奖励。教分既是教师实际教学工作量的反映,也是对教师进行计量奖励的依据。实施教分制是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

依据教分制的规定,教师工作量主要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等项工作。每位教师每学年应完成160教分的教学工作量。“教分制”还详细规定出了增计或减计教分的具体条件。

教分制实施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打破了“大锅饭”,克服了只奖不罚的弊端,调动了教师任课的积极性,加强了校内本科教学的力量,教师任课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把编写教材与实验室工作纳入了教学工作计量范围,从而促进了教材的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学校在开展教师教学工作计量、奖励的同时,为了加强本科生教学的基本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行了教学检查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教学管理人员深入各系检查教学,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检查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然后,根据教学检查的结果,按照《教学质量考核标准》进行评估。把教学质量合格以上的教师分为适当的档次,相应提高教分的实值,并对达不到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的教师,降低其所得教分的实值。

在开展教学检查、教学评估的基础上,学校还认真评选了每学年的教学优秀奖和教学质量优秀奖,并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三、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出台教学管理的重要规章

在认真总结我校多年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吸取和学习国内外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成功经验之后,1988年8月,我校第一部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宪法”——《关于加强教学管理的规定》正式诞生,从而结束了我校教学管理工作零散、不完善、不系统的状态,充分体现了以法规治校的精神。《规定》对教学计划、开课、教师任课、系(部)对教学工作管理、考试、听课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都做了系统的、详细的规定,使今后教学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加强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

一、改革机构,强化一条龙的管理体系

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没有一个健全的、专门的管理机构,很难把这项工作做好。因此,1986年9月,学校决定将学生工作从教务处分出,成立学生处,专门负责招生录取、学籍管理、助奖学金管理、成绩管理、档案管理、毕业生分配等全部学生的行政管理工作。1991年5月,为了进一步改革我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改善和加强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使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两张皮”和“单打一”的弊端,又恢复建立了学生工作部,与学生处合署办公,两个牌子,一套人马。这种一条龙的管理体制,对于维护学生利益、从严治校、科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培养合格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校学生管理工作基本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即1977年—1982年为一个阶段,主要是以适应整顿学校秩序为目的;1983年—1990年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研究学生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改革的需要,以继承、改革、创新为原则,逐步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

1983年1月20日,原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较系统地阐述了高校学籍管理的各项规定,成为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发展,有些规定已不符合学生入学年龄小,自制自理能力差,需加强管理、完善管理的特点。针对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1985年学校对个别条款进行了修订,制定下发了《黑龙江大学关于改革考试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了制度,强化了管理,督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学校按规定严肃处理了一批混日子、不学习的学生,使学风、校风有了较大的好转。

在学生惩戒、本科学生授予学士学位、本科学生推荐报考研究生、在校学生证件管理等方面,我校也都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做了较严格的规定,并且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严格照章办事,不徇私情,不因人而异。

1989年8月26日,国家教委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再一次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增加了《关于禁止在校学生饮酒的有关规定》、《黑龙江大学关于坚决制止男女学生交往中不文明行为的规定》、《黑龙江大学关于文娱、体育单项奖评定及有关问题的规定》、《黑龙江大学关于留降级学生返回原年级学习的试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印制了45万字的《学生工作手册》下发到学生及学生管理工作者手中。

三、严格考试制度,重视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独具特色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的综合反映。黑大人历经几代树立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学校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建设认真对待。在此期间,学校以整顿考风考纪、严格考试制度为重点,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学校全体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

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考试一方面是对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检验,即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以及学生智能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检验。为整顿考风、严肃考纪,针对我校在成绩考核及管理工作中的弊端,依据国家教委[83]教学字001号《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学校于1985年底制定了《关于改革考试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的规定》,修订了《考场规则》。1986年底学校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教委[86]教学字007号《关于整顿考试纪律的通知》和学校《关于改革考试考核办法和继续整顿考纪考风的规定》,使学校考风、学风得到根本好转,在继续执行原规定的基础上,学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意见:

1.纠正某些科目考试成绩偏高的不正常现象。

2.坚持执行考前同时出两套水平相当考题的制度,克服补考题标准偏低的不良现象。

3.提高教师认识,不得出考试复习题和模拟考试题,更不得以任何形式暗示考试内容;试题拟定后不组织重点辅导,不准泄漏考题;坚持原则,公开评卷,不得降低要求。

4.建立题库制,进行抽题考试。

在之后的几年里,学校一直坚持制订各种规定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整顿考风、考纪工作,使考试考核工作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和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作用,推动了学校的学风建设。

四、改革助学金制度,实施奖学金、贷学金制度

建校以来,我校一直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随着形势的发展,为了改变国家对高等学校学生在经济上包得过多,不利于鼓励先进和调动广大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积极性的状况,做为全国改革人民助学金制度的试点院校之一,根据国务院国发(1986)72号文件和国家教委、财政部(86)教字13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于1986年9月1日开始实行奖学金和贷款制度,取消了助学金。为了保证这项制度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黑龙江大学贷学金试行条例》、《黑龙江大学奖学金实施细则》,结合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实际要求,明确规定了获得奖学金的标准和要求。对经济上困难的学生,学校按标准以低息贷款的方式按月发放贷学金。为使学生真正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1987年学校决定设立文娱、体育单项奖学金,同时,在奖学金中不再加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分。文娱、体育单项奖分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每学年评定一次,由学生处、校团委、体育教研部组成评定小组负责评选和审核工作。这样,既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学金,又鼓励了那些在文娱、体育方面为学校做出贡献的学生。

1989年学校又颁布了《黑龙江大学贷学金试行条例》,条例规定学生贷款以“以短为主,以定为辅”为原则,分定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两种。定期贷款每学年评定一次,分一、二、三等,由校贷学金办公室按所贷金额10个月的平均数逐月发放。短期贷款由各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时办理。学生定期贷款毕业前一次或分次还清,短期贷款从贷款之日起一年内还清,贷款期间不得再次申请贷款。同时,条例还规定了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以及因考试作弊、赌博、打架斗殴、吸烟、酗酒受处分者不享受贷学金。

自《条例》颁布以来,学校贷款工作开展顺利,缓解了部分困难家庭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压力。

五、实行收费制度改革

1.收费制度改革

1990年,学校根据国家及黑龙江省有关部门文件的规定,对长期以来免收学生学杂费的制度实行了改革,决定从八九级学生起开始收取学杂费及住宿费共120元,其中学杂费100元,住宿费20元。凡我校在籍的本、专科学生(委托生、师资班学生除外)一律收取学杂费,凡在校住宿的在籍学生(师资班学生除外)一律收取住宿费。

2.降级学生缴纳部分培养费制度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降级学生多学学年的培养费完全由学校包下来,而国家则只按招生计划和学制年限核拨经费。我校平均每年有30名左右的学生降级,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每个学生每年的培养费为2500元。这样,每年学校多承担培养费都要在8万元以上,降级生已经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一系列工作开展的沉重负担,限制了学校的招生能力。而且这种状况助长了少数学生不求进取、端铁饭碗、混文凭的思想。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1988年初学校决定实行降级学生缴纳多学学年部分培养费的办法。办法规定,自1988年起,降级学生降级后,应缴纳多学学年的培养费。鉴于这笔经费全部由降级生支付对其家庭个人影响较大,暂定第一次降级的学生,要缴纳年培养费的20%;第二次降级则缴纳培养费的60%。降级生从降级之日起,三个月内按规定标准交清培养费,逾期不交者,立即停止学习,下学期不予注册,按肄业处理离校。办法还规定,降级生从第五学年起,不享受公费医疗、奖、贷学金和副食补贴。委托培养的降级学生原则上按委托合同标准缴纳多学学年的培养费。

这个规定公布后,在全校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改革招生、毕业分配制度

一、招生制度改革

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导向和突破口。学校在招生工作中采取了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办法。

传统的招生办法,都是按指令性招生计划,在参加统考的应届高中生中按分数段录取。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黑龙江大学的招生工作不断改革,稳中有变,年年有创新。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学校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增设新兴学科,招生方式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发展到多形式、多层次:

1.为解决学校经费短缺,同时也为了给地方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人才,1984年,我校主要面向各大油田、厂矿、企事业单位、边远地区,开始了大批招收委托学生。

2.1985年,我校选拔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直接免试入校学习。

3.1986年我校被国家教委确定为58所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试点院校之一。为适应这一政策,我校每年招收一批高水平运动员。这批学生入校后,经过严格训练,多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国家级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和我省争得了荣誉,也促进了我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4.1987年,我校又增设了省外交换招生计划,加强了同其他省市的横向联系。

5.1988年,经省教委批准,我校法学专业被确定为省高等院校文科教育改革试点专业之一。学校在此专业实行了推荐、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在公、检、法、司等部门招收部分有实践经验的在职本科生。同时,还从夜大学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毕业生直接升入本科学习。

6.I988年起,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政策,我校根据省教委的有关精神,每年招收一批少数民族预科生。这些学生经过一年的文化课补习,再正式转人本科学习。

7.1989年,经省教委批准,我校招收了一批专科起点在职本科学生。

8.1989年和1990年,为适应边远市县对人才的需求,我校在招生计划中设置了边远市县定向生。

至1992年,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829人,专科生311人。

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

在毕业生分配制度中,学校早在1983年就打破了传统的毕业生分配模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实行了择优分配的办法,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择优分配、优才优用。

1987年学校在贯彻择优分配原则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根据学生在校四年表现,采取按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综合计分排队的办法进行分配。1990年又重新制定了毕业生综合计分排队办法,内容包括学习成绩、操行表现、文体及其它社会活动,以“优则增,劣则减”为原则,综合计分,按分排队。

1988年作为黑龙江省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学校又开始探索“自主分配、双向选择”的路子,力争逐步改变多年来大学毕业生全部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分配的僵化局面。从制定方案到分配毕业生,都由学校独立完成,实行自主分配,用人单位可直接到学校来挑选毕业生,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毕业生分配坚持分配计划公开、计分排队顺序公开、分配去向公开的三公开办法,努力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在分配去向上,学校坚持贯彻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地区、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方针,优先满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尝试进行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使全校学生都有了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学习更加努力认真,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经过几年的拨乱反正工作之后,学校在事业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但是,文革十年浩劫对我校教师队伍的严重摧残和影响所造成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知识老化、结构分布不均、学科带头人缺少等等。面对这种形势,学校下决心要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以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有计划地补充师资

学校先后经过多种途径调进一些教师,并从研究生、优秀本科生中选拔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在随后的几年里,学校还委托校内或国内其它院校培养研究生,为我校的教师队伍积蓄后备力量。从1988年开始,学校选留青年教师基本上均从硕士研究生中物色,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经过几年的扩充,壮大了我校的教师队伍。

二、采取各种形式提高原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根据每位教师的不同情况,学校要求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制订出教师培训计划,实行以在职进修提高为主,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出省、出国进修深造的措施。这一时期,学校先后派出了200多人到国内外大学进修、讲学、攻读学位和科研协作等。学校还开办校内外培训班,提高了中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为了使青年教师开阔眼界,了解和获取新科学知识,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学校还组织教师参加了教育部或其它院校举办的各类研究班和讲习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开展科研活动,培养新的学科带头人

科研是培养学科带头人、组建学术梯队和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中青年教师承前启后,重任在肩,提高他们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学校积极倡导青年教师广泛开展科研活动,采取在教学科研上压担子,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学术考察、与校内外专家合作进行科研等多种措施,了解和掌握本门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使他们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学校还通过为一些学术造诣较深、影响较大的教授、副教授配备学术助手的方式,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拔人才,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传、帮、带,给予重点培养,使各主要学科都能老中青相互衔接,层层有拔尖人才。

四、开展“研讨班”活动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为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水平,我校数学系、数研所、计算机科学系等系所坚持开展“研讨班”活动,充分发挥教师间的传、帮、带作用。实践证明,开展“研讨班”这种学术活动,有助于教师们学习、掌握学科前沿的学术动态,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加快了学术骨干成长的步伐。

五、评审教师任职资格

在搞好教师引进和业务培训的同时,学校还积极稳妥地进行了教师任职资格的审查和职称评定工作,并逐步使之制度化。

1986年1月学校成立了职称评审委员会、校职改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教委的《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意见》和省教委的《黑龙江省关于执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制定出了《黑龙江大学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办法》。1987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要求,学校又制定了《黑龙江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制试行办法》,对教师实行了资格与聘任双轨制,并根据需要对具备相应资格的教师实行聘任,促进了人才成长,加速了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基本趋于合理,初步形成了学术梯队。特别是在中青年教师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中锐意进取、求索创新、在国内外已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拔尖人才,成为学校各专业、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至1989年末,我校共有教师900人,其中正教授45人,副教授222人,讲师253人,助教317人,教员9人,职务结构比例为1:5:6:8。与许多同类院校相比,我校师资队伍的平均年龄较轻,有着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潜力。

进入90年代,学校在回顾和总结八十年代师资队伍建设的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断层问题,教师的素养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用90年代的任务来要求,差距就更明显,因此学校感到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990年3月24日,学校召开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全体教师大会。徐兰许校长发表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精心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讲话。主管教学科研工作的尚鹤翔副校长则做了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报告。他在对我校师资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明确提出了今后师资培养建设的宏观构想,确定要抓好四个环节,即提高素养、优化结构、培养骨干、科学管理。

从1990年的3月至7月,学校各系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精神,从每个教师开始,全面规划本单位师资队伍发展目标。本着着眼十年,放手五年的总要求和把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数量适度、质量优良、结构合理、师德良好、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学校发展要求的又红又专的队伍的总目标,教务处在大量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90年10月逐项制定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十年规划初稿,并于1991年初进行了修订完善,最后定稿。

为落实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十年规划和省教委的有关规定,1991年学校决定对1982年以后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分批分期的教育理论培训,以便使这些教师系统地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

至1992年,学校拥有教职工1800余名,其中教师、研究人员900余名。由于学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我校教师队伍在逐年壮大的同时,业务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正在逐渐形成。

研究生教育与教

我校早在五十年代就已招收和培养了六个班级的研究生,这批研究生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我校的科研、教学工作中都已成为骨干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1979年学校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至1985年止,我校陆续招收了六届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招生专业已达23个,其中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现代汉语、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四个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越来越重视,学校为了提高办学层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看重研究生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把它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学校在“七五”规划和“八五”规划中着重地强调了研究生教育事业,提出要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几年来,学校坚持改革、发展、提高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积极申请学位授予权,稳步扩大招生规模

1985年时,学校虽已有了二十三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但其潜力还很大,还有许多无论在理论水平还是工作经验上都具备培养研究生能力的副教授未承担带研究生的任务。因此,从1985年开始,学校想方设法,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计划地逐年增加了招收研究生的专业和招生人数。到1992年,研究生招生专业已达27个,招生人数110人。

为提高办学层次,学校还积极争取学位授予权,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87年7月,我校的中国哲学、民法学、英语语言文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等七个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10月,我校的政治经济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三个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7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俄语语言文学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我校李锡胤研究员为博士生导师。1990年10月,应用数学研究所韩志刚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与东北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至1992年,我校15个学科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

自1978年—1991年共招收研究生422名,毕业生302名。1992年,在校研究生116名,其中博士生(俄语语言文学专业)6名。

二、加强学科建设,夯实研究生教育基础

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基本核心,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为此,学校把抓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优势的重点学科的目标,纳入了“七五”和“八五”发展规划中,并提出了“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便争取较多的高层次学位授予权,为我校的长远建设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学科建设有了新的发展,1989年已经形成较强力量学科33个,其中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现代汉语、政治经济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学科,法学、化学、英语专业,被省教委确定为省属重点学科、专业。这些学科、专业将受到省教委在资金等方面的重点扶植,成为今后重点发展学科。这些学科师资队伍比较合理,具有丰富的研究资料和较好的实验设备,已经取得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同时,学校对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加强了规划管理。为加强学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建立了由校长和主管校长直接负责,有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人事处、实验设备处、图书馆、财务处、学报负责人参加的学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制定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重点学科的梯队建设。在人员配备、国内外进修等方面优先考虑;在评定职称中,根据需要,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对重点学科人员优先聘任。

三、满足社会需求,改革招生途径

1988年学校下发了《关于做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工作的有关规定》,规定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应届毕业生中属前五名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在经过成绩考核、民意测验、导师面试等关口后,可以免试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为满足四化建设的需要,学校积极为企事业开辟了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研究生的途径。

1986年学校还开办了俄语和日语的计划外研究生班,为我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培养了高级的外语人才。

四、提高人才培养规格,首招博士研究生

1987年4月1日至4日,我校俄语系举行了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四川籍学生蒋国辉被录取为俄语系第一名博士研究生,也是我校第一名博士研究生。这次招生专业是俄语词汇—语义学,研究方向是辞典编撰,导师是辞书研究所的李锡胤研究员,副导师是华邵教授、张会森教授。

1990年5月12日,我校举行了首届博士论文答辩会,博士研究生蒋国辉的毕业论文《NP—sub的指称和句子的语义》具有题目新、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较强的特点,由国内外7名知名学者成的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给予了较高评价,一致通过了蒋国辉的博士论文,并向学位委员会推荐授予其博士学位。

五、强化管理制度,确保培养质量

为了建立健全正常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培养计划的实施,1986年9月校长办公会先后通过了《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黑龙江大学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的暂行规定》和《黑龙江大学关于科研处、系(所)、教研室研究生工作职责的暂行规定》等,从研究生本身,以及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研究生工作与指导等方面加强了宏观管理,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校党政领导始终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研究生的管理机构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1986年,学校成立了第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由徐兰许等25人组成,徐兰许任主席,程道喜、尚鹤翔、吕冀平、李锡胤、刘礼泉任副主席。1989年以前,我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由校科研处负责管理。1989年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直接归属学校领导。

1989年为加强研究生党员建设,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还成立了研究生直属党支部,原来由各系负责管理的研究生党组织关系都调到直属支部。

1985年4月成立了黑龙江大学首届研究生会,建立了首届研究生会组织机构,校长徐兰许担任名誉主席,研究生张凌任主席。首届研究生会的成立是我校研究生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对以后的研究生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建设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是在原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图书馆的基础上,伴随着黑龙江大学的成长建立发展起来的。它也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期间虽然许多业务工作陷于停顿,但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近40万册藏书完好无损。

改革开放以来,黑大图书馆不断发展壮大,1981年9月建成了6800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藏书增加到70余万册,其中的俄罗斯语言文学学科文献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学科文献收藏中心,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已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校图书馆。至1992年,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9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500余种。

黑大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并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达到一流的水平。

一、让图书文献与读者更接近

1985年,图书馆在开架阅览的试点基础上,先将8个阅览室全部开放,实行开架借阅。接着,他们又调整了原有的书库布局,将其分为中文社科书库、中文理科书库、西文书库、俄文书库、英文理科书库、特藏书库、线装古籍书库、工具书书库和过期期刊书库(包括中外文文理两类)。同时将借书处由1985年前的三个增至七个,其中读者借阅量最大的小说类图书被单独开辟出一个借阅厅,实行开架借阅,读者可以任意选取,免去了查目录、抄写书号等繁琐程序,大大提高了效率,方便了读者。

二、发挥情报职能,开展深层次服务

图书馆在强调服务职能的同时,十分注意发挥自身的情报职能,努力培养情报意识。1984年,图书馆成立了参考咨询部,专门负责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各种情报资料。几年来,他们围绕着校内师生在教学、科研上的需求,开展了主动送情报上门的信息服务,为师生编制了各种专题索引、书目索引等。还通过举办讲座,创办“信息桥”、定期举办社会科学信息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将尚未成书成刊的流动信息、零次文献及时传达给师生,为教学、科研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为了配合学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实践,图书馆还主动承担了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和利用文献资料的实习任务。为了解答日益增多的有关出国留学和考研方面的咨询,图书馆参考咨询部还专门收集整理了大批国内外大学概况、出国留学指南、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等资料,吸引了大批的人前来咨询、查阅。

1989年3月,在校领导和图书馆学术委员会的积极支持关怀下,参考咨询部成立了“读者协会”,架起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几年来,读者协会邀请了近30位专家学者与大学生一起研讨,涉及的学科有十几个,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有文学评论、艺术欣赏、心理专题、女性成才、论文指导,以及各学科学术动态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深化了专业知识,同时也为教师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职工队伍的素质,代表了一个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多年来图书馆领导班子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重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多进本科毕业生,改变职工队伍的文化结构和水平;二是抓原有职工队伍的文化提高和业务培训。1985年以来图书馆每年都要进1-2名本科毕业生,并先后选送了18位同志参加了夜大学习,7位同志参加了省教委主办的中专班学习,还有4位同志参加了专业证书班的学习。到1992年,图书馆中专以上人员的比例由1985年的64.5%,提高到86.6%。所学专业包括哲学、中文、经济、历史、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英语、俄语、日语、政治、美术、图书情报、教育管理等十几个专业,与学校所设专业基本对应,图书馆可以说具备各个专业的内行。

在提高职工文化水平的同时,图书馆还注意抓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新留校的本科生,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业务进修,图书馆还先后选送八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同志到黑大图书情报系在职进修两年。图书馆还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对其他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讲座和考察。

随着全馆职工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高,科研水平也不断提高,从1985年至1992年全馆共撰写论文50余篇(公开发表的),其中编著类12部。还有多人次参加了东三省图书馆工作研讨会并获了奖。

科研水平的提高,使图书馆的学术地位相应提高,职称结构也发生了大的变化,1992年图书馆70人中有副高职4人,中职40人,初职12人,工人14人。

四、开展服务竞赛,创建育人新环境

多年来,图书馆坚持把“服务育人”视为自己的份内职责,教育职工树立“服务育人”意识,年初计划要求每个人都要把服务育人写入工作计划,年终总结要求人人把服务育人做为重要内容。为了使服务育人活动能更加深入人心,图书馆采取了以阶段性活动促“服务育人”,每次活动都做到了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1988年以来开展了“百日优质服务竞赛”、“学习盖世田,献身图书馆事业”、“优质服务迎校庆”、“讲求职业道德,净化服务语言”等各类活动十余次。这一次次活动把服务育人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使之经常地开展下去,为大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节 注重科学研究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上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科技水平和实力的较量。新的历史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形势赋予了高等学校新的办学功能——既要求其培养出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又要求其具有较强的科技孵化功能和科技辐射功能。这样,科研工作被摆在了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改革开放全新的时代氛围中,适应现代化建设日趋迫切的社会需求,我校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合理的总体布局,科技事业不断更新观念,走向社会,融入到经济建设主流之中。

在大力推进科学研究方面,学校始终把研究和解决现代化建设的技术问题、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积极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创办科技产业,许多科研成果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涌现出一批以熊映梧、刘敬圻、韩志刚、黄德星、李锡胤、张奎良等为代表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学校的学术地位不断提高。

明确科研主攻方向

一、确立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

黑龙江大学在恢复和振兴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在对我校科技工作进行了充分调查分析之后,调整了科研方向,确立了“学校走向社会,科技融入经济”的指导思想,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响应时代的召唤,走出封闭的书斋,投身于沸腾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去,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大显身手。

二、明确科研主攻方向

由于我校是省属大学,基于上述指导思想,并结合我省、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七五”发展规划,制订了我校“七五”科研计划,提出了我校新时期的科研主攻方向:立足黑龙江,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巩固和发展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着重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重点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技术和实际问题;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多出研究成果,加速成果推广,积极发展以学校科技成果为背景的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科技工作方针,广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合理地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努力完成“七五”科研发展规划的目标,自1985年以来,先后设立调整了各类专业性的研究机构。

一、应用数学研究所。

1985年3月,学校以原黑龙江省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属于我校编制的人员为主,成立了黑龙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该所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科技工作方针,努力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承担直接关系到四化建设的应用性和开发性课题的研究任务,大力开展科技咨询工作,同时还积极承担校内的教学任务,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自1988年以来,一直列为黑龙江省高校科研教学重点学科,为学校两个中心的建设做出了贡献。该所属处级单位,由学校直接领导,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所长为韩志刚教授。

二、外国文学研究所

1987年末学校调整充实了这个研究所,任命刁绍华为所长(专职),卢康华、刘敏中为副所长。该所下设:欧美文学研究室(王守义任专职主任)、俄苏文学研究室(赵先捷任兼职主任)、日本和东方研究室(刘介人任兼职主任),文化学和美学研究室(金亚娜任专职主任),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卢康华任专职主任)。

三、语言研究所

所长刘耀武(兼职),副所长俞约法(常务)、宁春岩、王士燮。下设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室、翻译与理论研究室、生成语法研究室、机器翻译研究室,分别由钟鼎、王士燮、宁春岩、侯方任各研究室主任。

四、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

1990年4月成立,该所跨历史、哲学两个系,由哲学系张锡勤教授和历史系饶良伦教授负责。

五、古籍整理研究所

成立于1990年,该所跨中文系、历史系、图书馆三个单位,由中文系崔重庆教授负责。

六、高技术研究所

鉴于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使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成为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成为科技工作和经济工作中的关键,我校于1991年成立了高技术研究所,这不仅为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高科技人才提供了成长环境,同时也为学成回国人员提供了用武之地。该所挂靠科研处,下设两个研究室:信息系统研究室和视觉与图形研究室。由李建中、洪海各主持一个研究室。他们的研究方向是:新一代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分布式并行算法与VLSI算法的研究、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同时他们还瞄准国内建设的急需,进行一些实用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移植工作。

除此之外,在“七五”期间和“八五”头两年,学校还陆续成立了经济研究所、辞书研究所,苏联问题研究所、俄语研究所、现代语言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敏感器件与敏感技术研究所、环境研究所、生物研究所等等,建立了人口理论研究室。

此外还有系管的研究机构,都建立在各系的教研室内,由各系负责管理。

科研管理制度

管理工作作为科研工作中的“软件”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已为实践所证实。为了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调动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几年来,学校逐步加强了科研的管理工作。首先,从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入手,不断强化和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黑龙江大学科技管理条例》、《科研计划管理条例》、《科研项目管理条例》、《科研成果管理条例》、《科研经费管理条例》、《优秀科研成果奖励条例》、《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校中试验基地建设条例》、《科研财务管理条例》、《科研基金条例》、《学术交流管理条例》等,1988年又首创了《科研计量奖励条例》。同时还制定了科技咨询服务、科研合作、科研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有关规定,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研管理办法,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了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的轨道,有效地推动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校的科研工作出现了喜人的形势,成果逐年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显著。为了鼓励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积极争取完成高层次的、较重大的科研课题,尽快推出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1987年初,学校制定了以下几点措施:

1.凡列入国家、国家部委、省、市科委、省市厅局(省教委除外),或相当于以上级别科研项目计划的课题,称之为重大科研项目。

2.此类项目的经费由科研处统一管理,以保证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3.学校将设科研管理奖、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奖,制定《争取高层次项目奖励办法》,奖励争取重大科研项目有功人员和按期完成重大科研项目的课题组或个人。

4.重大科研项目完成后的结余经费,扣除学校提取的少量管理费,全部拨回课题组所在系、所,作为课题组所在系、所及课题组的科研基金。

5.社会委托、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项目的经费管理,按《黑龙江大学关于科技开发、技术转让咨询管理及收益分配暂行规定》办理。

这些奖励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6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国家“七五”攻关项目4项,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项目1项,国家部委项目15项。这些高层次项目的获得,既锻炼了我们的科研队伍,同时也增强了我校的科研实力。

科研成果

一、课题立项:

在纵向课题方面,学校坚持把“上层次、上水平、创效益”作为科研发展的基本目标,提出了“一条龙”的立题思想,即把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研究课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另外,学校还坚持把立题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发挥群体优势,对于省级重点学科,在立题和经费投放上均采取重点扶植的倾斜政策。

在横向课题方面,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厂矿企业,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其技术难题,在我校各系、所与厂矿企业的横向联系中开展课题研究。

自1985-1992年,我校共申报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27项,获资助项目15项。纵观这期间的纵横向课题,无论是获资助项目总数、立项级别,还是成果质量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基本实现了纵向上水平,横向出效益的总目标。

二、科研成就及成果

我校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产生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

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李建中教授作为计算机数据库方面的顶级专家,被聘为博士导师,美国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二级科学家、博士导师。

化学与化工学科在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合成、量子化学、配位化学等研究领域居省内领先地位,在国内也有较大影响。

生物工程已形成微生物、遗传育种、生物化学三个研究方向,在甜菜优良品种选育、远缘种间杂交、真菌毒素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我校不断加大了应用开发项目研究的力度,先后进入了哈尔滨和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而且在科学技术直接物化为生产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2年评选的黑龙江省首届振兴经济奖中我校获三等奖,奖金5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我校共获各类科研成果3000多项,其中专著200多部、编译著100多部、教材50多部、工具书30多部、学术论文4000余篇、应用成果(含鉴定成果)200多项。这些成果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在水平上也有较大突破。在通过国家、部、省级鉴定的项目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和填补国内空白的优秀成果。

另外,由于学校这一阶段在科研立项上注意发挥我校学科专业上的优势,紧密结合地方建设的需要,因而受到了地方的欢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1986年以来,学校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15项,获省、市以上奖励的近200项,1992年还首次荣获了我省“振兴龙江经济奖”。

我校的社会科学研究硕果累累,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社会科学评奖第一,熊映梧教授等人撰写的《生产力经济学原理》获得1988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陶尔夫教授的《北宋词坛》则是国内最早对北宋词进行断代研究的专著。

三、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1987年,经基层推荐,专家评议,我校熊映梧教授和韩志刚教授被国家科委确定为1986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给一万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我校有四位专家学者获得了此项殊荣。这四位专家学者是: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韩志刚教授,物理系敏感器件研究所所长黄德星教授,辞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锡胤研究员,中文系古典文学专家刘敬圻教授。

科技协作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为了我省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在学校制定的”高校面向社会,科技融入经济”的指导思想引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走向社会,积极开展了技术协作。

1985年7月,我校化学系领导和各课题组负责人同阿城县政府的有关工厂企业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在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共向协作的思想指导下,化学系同阿城县政府就经济技术开发、人才培训、科技成果转让、信息交流等方面签订了四个项目的协议书。同时还为阿城县举办了两年制技术干部培训班。

就在这一年,化学系还同齐齐哈尔的橡胶厂、昂昂溪的竣甲基纤维研究所等鉴定了技术协议书。

1985年11月7日,我校与依兰县政府签订了《依兰县人民政府—黑龙江大学关于建立长期智力科技开发合作关系的协议》。

1986年3月,学校与依兰县化工厂签订了“从煤矸石制聚羟基氯化铝”的技术转让合同;5月,与香港华科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研制“CMOS单板微型机”协议;11月25日,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哈尔滨炼油厂、省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国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四家协作,联合开发”催裂化闭环优化控制系统”,并在哈尔滨炼油厂催化装置上实现,达到使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目的。

1988年12月,我校应用数学研究所与伊春市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伊春市宏观经济模型研究,为我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探索经验,开拓道路。

1992年,我校生物研究所相继与内蒙古甜菜研究所、宁夏甜菜研究所、轻工部哈尔滨甜菜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签订了共同研制甜菜新品种的合同,我校生物研究所主要提供“远缘(种间杂交)F3、F2世代技术”,后代育种、选种等工作由合作单位完成。

学术交流

这一时期,我校在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极大地活跃了我校的学术空气,逐渐提高了我校在国内、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1985年6月16日,全国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我校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刁绍华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当选为全国高等学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和十八名常务理事之一。

1986年1月6日,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东北分区第三届年会在我校召开,本会理事、我校英语系主任陈传国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应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我校卢康华副教授于1987年10月25日赴美出席了第二届美中比较文学学者双边会议,会后卢教授又在华盛顿印地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等地进行了学术交流。

1987年8月17日,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计算机学会单片机分会成立大会、学术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我校计算机科学系郎彦副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

1990年8月13日,由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与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世界现代史第四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我校隆重开幕。

此外,在1987年至1989年期间,我校还成功地举办了数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收到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效果。

一、第二届哈尔滨国际生成语法研讨会

1987年5月25日,第二届哈尔滨国际生成语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三十余名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加强了我国与外国学者在生成语法理论方面的交流,为我国的生成语法研究走向世界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二、第二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7年9月15日,第二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百四十余名明史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明史研究成果。这次学术会议在新领域的开拓、课题发掘的深度与广度、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开始打破了过去研究明史“两头大、中间小、一头沉”的格局,通过对明朝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真实地展现了明代社会历史的情况。

这次学术会议,对于提高明史研究水平以及我国的学术地位,加强中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协调学者队伍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美国二十世纪文学哈尔滨国际研讨会

1989年的6月1日,首次“美国二十世纪文学哈尔滨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讨论了美国的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批评及理论、美中文学比较、文学史、文学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本次研讨会不仅进行了学术交流,同时还加强了国际、国内学术的了解与沟通,加强了中国文学对美国文学的借鉴,对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世界文学走进中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校办科技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理论的建立,我校为了增强办学实力,促进校内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产业的有机结合与加强学校与社会间的横向联系,积极兴建校办产业,创办科技经济实体。

自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先后创办了黑龙江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经济贸易公司,电子工程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巴彦糠醛厂等。

一、电子工程研究所

该所成立于1989年2月,原名为智能传感器研究所,后改为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石广范副教授,研究人员及工作人员共10人。该所建立伊始即将科研和生产融为一体,研究并生产了一种用于测量液体密度的振动管式液体密度传感器和与其配套的油井测量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学校向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将该所迁入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转变为高新技术企业。1991年5月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正式批准该所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合法资格。该所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兼营这些领域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等。

二、黑龙江大学巴彦糠醛厂

为了扶植乡镇企业,让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经过认真考察论证,1989年8月28日,我校与濒于倒闭的巴彦糠醛厂鉴定了10年的租赁合同,并将其改名为黑龙江大学巴彦糠醛厂,由我校直接管理、负责技术,原厂方出设备和工人,并于1989年11月5日正式投入生产。

黑龙江大学巴彦糠醛厂的建立使科技兴县落在了实处,科研人员和教师走出课堂,走出课本,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我校的社会实践开辟了一个广阔的课堂。

至1991年底,我校校系两级创办的校办产业和科技、经济实体有15个,其中已进入哈市和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有6个。这些校办产业和科技经济实体,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为发展高新技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三节面向地方发展需要培养多层次应用型人才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完成全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全省人民的文化素质,为黑龙江省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服务,充分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专业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和教学设施完善的办学优势,黑龙江大学在办好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了成人教育,使我校在办学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

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尝试

一、夜大学

从1981年开始到1991年的十年间,黑龙江大学夜大学先后开设了23个专业,招生工作全面铺开,成人教育走上了繁荣时期。

我校夜大授课时间一律安排在晚间和周六、周日。由于我校夜大学注重教育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几年间,我校夜大学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急需人才,现在他们都工作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二、函授教育

1989年,经省教委批准,黑龙江大学开始举办三年制的专科函授教育,开设了经济管理(含会计)、法律和文秘三个专业,当年招收新生176名。1990年,又增设了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员毕业后发大专文凭,国家承认学历。

为了方便考生的辅导、答疑,学校还在学员集中的地方建立了函授点、辅导站,从而保证了函授教育的质量提高。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开放式的教育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吸引了众多的自学者。黑龙江省自1983年就开展了自学考试工作,我校成为我省自学考试部分专业主考学校之一,并面向社会开展了自学考试助学活动,长期举办自考助学班,并以高质量的教学和严格的管理赢得了考生的好评。

四、专业证书教学班

1988年黑龙江大学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精神,在图书情报、经济、音历史、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图书馆等系和部门陆续开设了企业管理、图书资料、档案、会计、计算机软件与应用、行政管理和图书情报七个专业共26个专业证书教学班,招收学生2263名,进行了全脱产一年或半脱产一年半的专业学习。学习成绩合格者,将能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的专科毕业水平。

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一、严格资格审查

为了保证我校成人教育新生的入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学历质量,学校十分重视对新生和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根据省教委的指示精神,每年都要由主管校长牵头,业余教育处和各系(部)有关负责人组成复查清理小组,认真清理成人高考中违纪和冒名顶替入学的新生,并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取消他们的学籍。至1991年共清退不合格新生61名,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新生的入学质量,而且为扭转入学考试中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对毕业生的成绩,学校规定要严格要求,成绩不合格者一律按肄业处理,不发毕业证书,这就把住了为社会输送了合格人才的关

口,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整顿教学秩序,培养严谨学风

我校成人教育从创始以来,始终把加强教学管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为了严肃纪律,整顿教学秩序,学校规定:学生迟到十分钟不准进教室。第一次迟到要到教学管理科登记,第二次要写出书面检讨,第三次按旷课一次处理。单科旷课三次则取消考试资格,若有三门课程被取消考试资格,学生将受到退学处分。1991年8月,针对有些学员出勤率不高,早退现象严重的问题,业教处制定下发了“关于改进学生考勤管理办法的通知”,推行《学生考勤卡》制度。《学生考勤卡》管理办法的实施,使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向科学化管理的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保证了学员上课率达到70%以上。

我校除加强教学、学籍管理的严谨校风外,又建立一套考试管理办法,并对教学质量检验的考题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最终建立了学科的考试题库制度以及考试试卷打印工作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考试试卷管理暂行规定、考生须知、考场规则、监考职责、监考人员职责、考场巡视人员职责、关于处理考试中替考问题的暂行规定等制度。从1986年起在各科教材相对稳定情况下,首先在法律专业各年级建立了夜大学考试题库,并在各种考试中进行应用。这种建立考试题库的办法后来又推广到函授各专业中。

三、抓好任课教师的聘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校成人教育没有专职教师,每学年都要从校本部聘任在职教师为成人授课。在聘任教师工作中,学校坚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教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较高,能胜任成人教学工作;

2.教师要有为成人授课的技能与技巧,研究和掌握成人教育教学规律,并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力较强;

3.教师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能为人师表。

为了加强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教学方面,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成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从1989年开始,我校成人教育筹建教师教学工作的业务档案制度,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表》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

经过几年改革和实践,我校的成人教育为全省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他们遍布在全省的各个岗位上,已经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骨干力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1990年我校顺利地通过了省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查,省教委对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情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联合办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办学的活力,学校近几年在大胆突破旧的办学体制的束缚,积极探索校外办学以及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为了解决我省边远地区和乡镇对专业人才的急需,自1987年起,我校主动深入急需人才并具备一定办学条件的地区和县镇,与之联合办学。先后建立了绥芬河、肇东、讷河、虎林、伊春等五个分校,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大兴安岭、七台河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办学点,为乡镇和边远地区培养了4000多名招得进、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周期短、见效快的专科层次对口人才。我校首创的在异地联合办学的形式,受到了当地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得到了国家和省委领导的好评,许多地方和单位纷纷要求与我校联合办学。这种新型的办学方式为进一步打开人才通往基层和边远地区的渠道奠定了基础。

为了加强实践性的教学,开辟稳固的实习基地,1991年9月26日,我校与有着多年合作关系的哈尔滨日报社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商定:我校中文系每年可以定期派一定数量的新闻专业学生到哈尔滨日报社实习;派一定数量的新闻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到哈尔滨日报社参加采编实践。同时,聘请哈尔滨日报社的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的主任编辑担任中文系的名誉教授;哈尔滨日报社每年派一定数量的年轻编辑、记者到中文系进修,系统学习新闻理论。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有交流才有进步,有交流才有提高,有交流才有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为了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打破了长期封闭的状态,除选派一些中青年教师到全国各重点大学学习进修、攻读学位外,在国际间交往方面,还先后派出200余名教师、科研人员出国任教、讲学、进修、攻读学位和参加学术会议。同时,学校先后聘请了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等国家的100余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和学术交流,并同这些国家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接受了日本、美国、加拿大、前苏联等国留学生300多人次。这些举措扩大了国际间的交往,学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出一片新的气象。

聘请外国专家学者讲学

引进外国智力是加快现代化建设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聘请外国专家讲学是智力引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五十年代,我校就聘请了苏联专家来校讲学,为我校师资队伍的成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74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积极工作,从只聘请较长时间来我校任教的专家,发展到同时聘请来我校较短时间任教的专家;由单一聘请外语学科专家,发展到聘请多学科的专家。截止1992年,我校聘请了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80多位学者和专家来校任教。

由于学校聘请的专家与学科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所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首先,学校采取了由外国专家培训教师的方法,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我校青年教师能够增开更多的新课程。其次,外国专家同时还给高年级的学生开课。通过专家的讲授、指导,同学们对本学科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外语系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我校短期任教的专家,大多集中讲授1-2门新课,主要介绍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信息。这些课程具有内容新、难度大的特点,使师生们开阔了眼界,活跃了学术思想。

学校还邀请了国外一些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或作学术报告。截止到1992年,有200多位外国学者先后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学校还聘请了10多名国外知名学者为学校的名誉教授和顾问教授。

与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1985年以来,学校多次派出有关领导和专家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奥地利、联邦德国、苏联等国进行高等教育考察。同时,学校还邀请了国外大学的有关负责人来我校访问,了解我校的办学情况。通过与国外大学交流,学习了外国外校的办学经验,增强了彼此间的了解,对加强彼此间的友好往来,促进校际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5年12月30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欧文·谢思教授一行五人来我校参观访问,并签署了威斯康星大学和黑龙江大学校际交流的协议。

1987年9月6日至8日,以阿道夫·泰斯校长为首的西德图宾根大学代表团对我校进行了友好访问。徐兰许校长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同代表团就两校教育、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事宜进行了友好会谈,并在9月8日举行了教育学术交流协议书的签字仪式。

1988年10月19日,我校与日本秋田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及友好合作关系协议书。该协议的签订,为今后两校人员交流和学术交流开辟了广阔前景。

1988年11月,校长徐兰许和俄语系主任阎家业对苏联进行了为期近三周的友好访问和学术考察活动。访苏期间,先后访问和考察了莫斯科普希金学院、伊尔库茨克大学、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国立远东大学,会见了苏联国家教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并同上述三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商签了校际合作协议书。

1989年2月19日,苏联喀山大学副校长乌斯玛诺夫来我校访问,2月21日同我校徐兰许校长正式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

截至1992年,与我校建立了友好关系的国外大学有:美国普蒙那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日本新满大学、美国桑格蒙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日本明星大学、日本静冈大学、日本秋田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日本东京亚非语学院、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德意志联邦图宾根大学、苏联伊尔库茨克大学、莫斯科普希金学院、国立远东大学、喀山大学等58所国外大学。

汉语教学

一、留学生工作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

我校是从1980年开始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1980年9月招收三位日本留学生,标志着我校留学生工作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开端。自此以后,我校的留学生及对外汉语教学事业逐步迈上了开创、发展、成熟的道路。其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80—1985年是第一阶段,也是初创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人数少,以日本留学生为主。五年共招14人,一年最多不超过5人。由于人数少不分班,主要开设三门课,即精读、会话、泛读。使用的教材是北京语言学院编写的《基础汉语教程》,初级口语和会话、泛读课采用的是中学的语文课本。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少数学生到中文系听课。教师以少量兼职教师为主。

2.1986年—1990年是第二阶段。五年共招学生110人,是第一阶段的8倍,仅1986年新留学生就猛增到24人。日本留学生63名,数量最多,以自费为主。其次是前苏联公派留学生37名,他们多为汉语专业的教师和大学生。这个时期来校学习留学生的国籍,由第一阶段的3个增加到8个,除日本,前苏联、加拿大外,增加了美国、德国、瑞士、法国、韩国等五国。其中韩国东国大学毕业生具光范同学是在1989年9月(中韩建交前)来到我校的,成为我校第一位韩国留学生,后来他又成为我校外国留学生中第一位研究生。

教学工作与第一阶段相比有了较大的转变,逐步走上了正规。1986年—1988年三期前苏联公派留学生的教学工作是由我校俄语系承担的,开设了实践、报刊选读、听力等六门课程。1986年开始,根据留学生的汉语程度编班学习,分高级班和低级班。1987年开始分为高、中、初三个班,初级班只开精读、会话、听力三门课;中级班增开报刊选读、翻译;高级班开设精读、翻译、报刊选读、听力、语法。每班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北京语言学院编写的,个别的课如翻译课、报刊选读则是教师自编、自选的教材。同时还开设了书法、体育等选修课。从1987年下学期开始,学校每周还安排了两节视听说课。

3.1991年—1995年是第三阶段。受89风波影响,1990年我校留学生数降至86年以来的最低点,只有13名学生入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91年来校留学生人数迅速回升,达到39名,是1990年的3倍。这个时期留学生数量增长最快的当属韩国,1990年只有1名,而1991年就增至16名。我校留学生生源从80年代以日本为主,开始转向并形成了以韩、日、俄三国为主的格局。留学生的国籍由前5年的8个增加到17个: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德国、瑞士、法国、加拿大,以及南非、也门、吉尔吉斯、乌克兰、挪威、巴西、朝鲜、芬兰、澳大利亚。

这个时期不仅留学生人数增加了,办学层次也有了新的飞跃,由一般进修的非学历教育发展到学历教育。1991年开始有了第一名研究生,即韩国学生具光范,专业是中国古典文学。1992年开始又有了2名本科生,因为他们都有过学习汉语的经历,具备了一定汉语水平,所以从本科三年级起步,1994年毕业。开设的课程分为必读和考查两种。必读课有:精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文字、词汇、听力、古代白话小说;考查课有:翻译、文学、诸子散文、古代哲学史等。

从1991年开始,新生入学要经过正式入学考试,按汉语程度编班。学习层次可分为入门、初级、中级、高级、进修班。有时也根据需要特殊编班,如俄罗斯学生的经济班。一般周学时18-20节。

二、举办外国人汉语短训班

来我国的留学生可分为长期留学生和短期留学生,学习时间在半年以上的称长期留学生,学习时间半年以下的称之为短期留学生。我校接收短期留学生始于1983年,近十年来共接收了来自日本、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美国、法国、英国、乌克兰、瑞典、德国、缅甸、墨西哥等十二个国家的近千名短期留学生。95%以上是大学和民间友好团体集体组织而来,5%左右是经友人介绍或个人联系,学习费用多为自费,有校际关系和协议需我校负担费用的按协议执行。学习时间在1周至两个月不等,但大多为一个月。

我校接待的第一批短期生是日本静冈县县立滨松湖东高校日中文化交流会派送的8名学员和日本东京日中留学协会派送的18名学员,共26名,学习时间一个月。为了接待好第一批短期班学员,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安排计划:学员到校后,按汉语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班,教学由中文系6名教师任课,6名学生陪读。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上四节课,下午安排讲座、市内参观、学习辅导或自由活动,并利用周六或更长一点时间组织短途旅行。学习结束后,举行结业典礼,发结业证书,举行欢送宴会。以后多年,短期班的安排计划基本上是按上述模式制定的。

几年间,我校接受短期生始终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同我校建立联系的友好团体和学校也从最初的一、二个发展到二十余个。通过举办外国人汉语短训班,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汉语在世界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黑龙江大学的知名度,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成立留学生教学的专门机构——对外汉语教研室

1986年以前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主要是由外事处外聘的教师担任。外聘教师主要来自中文系和俄语系,也有少量的日语系和其他系的教师。1987年8月正式成立对外汉语教研室,中文系毕业生郭丽萍留校任教成为教研室第一位专职教师,同年9月蒋可心从中文系调人。1989年2月中文系副主任李德润调来任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在之后的几年里专职教师队伍不断扩大,逐年调入新人,大部分都有中级以上职称。

学校在建设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方面下了许多功夫。在选拔教师时严格把关,高标准、严要求,必须通过试讲、考核,合格后方可录用;尽量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同时还经常举行观摩教学活动,教师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经常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对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1989年5月6日,我校举办了首届哈市大专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这次会议对于起步较晚的哈市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90年5月9日—13日,第二届东北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著名语言学家王还、国家汉办代表于丛杨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我校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经过多年的培养和提高,我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听说领先、精讲多练、教学结合实际、用汉语讲汉语。

人事、后勤管理改革

人事分配制度的管理与改革

学校在探索教学领域改革的同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逐渐深化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在人事管理上,实行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学校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调整了机构设置,并根据全校教职工与学生人员的比例标准,确定了各部门的岗位人员编制,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和要求,实行层层聘任。干部实行聘任制,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并且都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相应的职务工资。

在干部制度管理上,打破了传统的旧框框。以往吸收干部只是通过人事部门进行封闭式组织考核,再经校领导审定的过程。1990年的干部吸收工作,本着实事求是、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实行吸收干部岗位公开、吸收干部底数公开、考试考核成绩公开,并以业务考核为主,文化考核为辅,组织考核与群众考核、学校考核和基层用人单位考核、临场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最后经评委在综合评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打分,择优录取。这种考核办法,增加了人事工作的透明度,打破了以往的旧框框,有了一个重大的突破,为今后的人事考评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在分配制度中,以三定一聘为基础,引人竞争机制。

1987年我校率先在全省高校中首次实行按劳分配的“教分制”,并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面向全校教师、干部、工人的一整套奖金分配制度。为了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做到职、责、权、利的统一,奖勤罚懒、奖优罚劣,1985年1月起引入竞争机制,开始实行岗位津贴。

后勤管理与改革

后勤工作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物质保障。这一时期,后勤总务部门围绕着学校教学科研这个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积极推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了各科室的岗位责任制,严格了奖惩制度,将各科室的经营管理成效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多劳多得,后勤工作开始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

一、伙食的改革

为了加强伙食管理工作,1985年总务处调整了伙食科的领导班子,落实了岗位责任制。1986年5月,实行了伙食三级承包制度。

所谓三级承包是指,一级承包单位是伙食科,总务处下拨的管理费由伙食科自行支配,结余归伙食科,可用于奖金。二级承包单位是各食堂,伙食科按就餐人数下拨的管理费由各食堂自行支配,结余归食堂。三级承包单位是各个班组。实行承包制后,调动了积极性,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了很大改善,提高了饭菜质量,主副食品种也增多了,扭转了后勤工作的被动局面。

为了进一步办好食堂,学校经常组织总务处与各系学生会生活部长开会,征求学生对我校食堂工作的意见。1986年还成立了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由各系生活部长和一名学生组成,在学生会生活部的领导下,与伙食检查员配合,共同实行民主监督。

二、住宿环境的改善——公寓化管理

为了改善在校生的住宿环境和住宿条件,从1988年9月起对当年入校的新生实行了公寓化管理,部分床上用品由学校统一制作,价格便宜,规格统一,使学生宿舍变得整洁一新。为了找人方便,每个宿舍还安装了对讲机。学生宿舍公寓化,为整个宿舍管理增添了新的色彩,实现了在校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1988年5月,为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变被动为同学服务为主动服务上门,宿管科与学生会在学生宿舍区联合开展了“双满意”、“双三好”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班组、优秀服务员、优秀宿舍楼等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三、服务创效益

继伙食改革之后,1989年总务处又对维修服务和交通运输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服务科承包三年都取得好的效益。在单位面积维修经费指标定的比较严格的情况下,1988年为学校节余19,015.97元,1989年为学校节余21773.89元。1990年,尽管材料价上涨,材料平均年耗却由开始的0.394元/平方米逐年降低,在材料涨价辐度较大的情况下,又为学校节余14278.24元

为改变学校车辆使用、管理混乱的状态,减少能源损耗,1987年3月学校将各单位的车辆全部收归学校统一管理。5月,车队又进行了第二步改革,即向各系、处、部、办发放公里票,小车队用油票跑公里数。接着车队又实行了定额承包,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校医院在积极开展防病治病,保证广大师生健康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们增设了一些科室,添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基本做到了小病不用出校门。同时,公费医疗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并重新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修改了学生公费医疗管理规定,改革了药品“以存定销”的老办法。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实行公费医疗划价,加强挂号管理;实行医生分科开药,处方限量限价,老年病、慢性病专人开药,贵重药由院长审批等办法,严格控制药品的浪费和外流。

四、供水供电得到很大改变

水电是保证教学、科研、生产、基建和职工生活的大问题,学校坚持抓好供水供电的基本建设和基础工作。学校打了两眼自备水源井,合理调整了城市自来水管,供水基本得到保证,解决了水资源比较紧张的问题。同时,学校根据实际用电不断增加的情况,及时投资增容,建设拥有1000伏安的双进户变电所,适应了我校现有规模和发展的需要。

五、校园建设和绿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一时期,学校的校园建设和绿化有了较大进展,修路11000米,辅草坪3592平方米,植树5000株,除残土3750立方米。在主楼、教学楼、图书馆等部位先后建立了五个风景点。

六、学校的基本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在省市领导的关怀和学校的重视下,在“七五”期间和“八五”初期,我校的基本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基本满足了教学和生活急需。几年间,新建了教学楼、家属楼、学生宿舍、专家楼等30103平方米,翻建了浴池,完成了锅炉房等设备的改造,使职工和学生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至1992年,学校占地面积有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六节 党团建设、统战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 加强党的建设

党在高等学校处在领导核心地位。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新的发展目标,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保证高等学校健康发展。黑龙江大学党委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人才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校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中贯彻执行。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一、调整领导班子,加强领导力量

为了加快黑龙江大学改革发展的步伐,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黑龙江大学的校级领导班子建设,对我校的校级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充实。1985年2月,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邓桂生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徐兰许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东辉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李祖培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程道喜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鲁刚、熊振威任校级调研员。

1985年10月,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刘东辉调离。10月16日省委决定任命许师东担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同月,付善卿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

1988年3月,李源植担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尚鹤翔、魏继志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

1989年10月,李源植任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

1990年9月,王景林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

1991年1月,熊映梧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同年11月,曹林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随着校级领导班子的调整、充实和学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党委下设的各工作机构、各总支、直属支部及负责人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和增补。1985年9月至1987年9月,图书馆、计算机科学系、老干部处、图书情报系、服务公司分别成立了总支。同时,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党委根据新时期对干部的“四化”要求,选拔了一批政治业务素质好、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充实到了各系、处级领导班子中,从而改善了系、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至1992年止,党委工作机构共设有: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老干部处和武装部,以及22个总支,3个直属支部,共有党员1149人。

二、加强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重点的组织建设

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党的建设的许多方面主要体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为了加强党支部建设,学校党委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黑龙江大学党支部工作条例》,明确了党支部在学校中的地位,规范了党支部的任务和活动规范,使支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加强党支部建设中,学校党委着重抓了支委尤其是党支部书记的配备和教育。

自1990年11月22日起,连续三年召开了党支部工作经验交流会,结合实际从理论高度认识新时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习优秀党支部的先进经验。党委还举办了两期党支部书记学习班。为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学行政工作中的作用,校党委还做出了支部书记兼任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的决定,解决了党支部工作与行政工作脱节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三、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针对有些党员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生活涣散,甚至有的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的不正常现象,1986年6月4日校党委召开了组织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严格和健全组织生活制度的规定》,特别强调了加强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性。

四、建立目标责任制,实现党内管理规范化

目标管理是一种注重工作成果、工作效益的新的领导方法和管理方法,实行目标管理有利于正确地评价和使用干部,有利于有效地发挥人的潜力。学校党委结合我校党组织的状况,经过认真讨论,决定把目标管理运用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上,使党内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并通过对党员提出目标要求,把党员管理、教育、监督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做合格党员。

自1990年4月正式实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以来,各级党组织对这项工作很重视,广大党员也都结合本职工作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为了检查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学校党委还制定了检查监督机制,从而使党员目标管理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目标、落实、验收制度,使每年的党支部达标和党员达标率都在95%以上。

五、坚持标准,积极慎重地抓好党员发展工作

着力抓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增添党的生机与活力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志。高等学校是优秀青年集中的地方,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党的组织建设的战略任务。学校党委多年来一直把党员发展的重点放在大学生中,认真采取措施,加强了对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领导。新生入学后,普遍进行党的启蒙教育,选好苗子之后,先组织学习党章,然后再分期分批地举办非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加强重点培养。在整党中,党委还批准了一部分非党积极分子参加整党活动的全过程,从思想上加强教育,提高对入党动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在抓好党员的发展工作中,党委还严把质量关,在审批关上坚持了“一严、二全、三清、四看、五不批”的原则。

以整党为龙头,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黑龙江大学从1984年10月至1985年12月集中开展了整党工作,为了从组织上保证整党工作的顺利进行,党委组成专门的整党工作领导班子,成立了整党办公室,全面负责全校的整党工作。

黑龙江大学的整党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学习整党文件的系统教育阶段

为了统一认识,明确改革的任务,认清改革的形势,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为全面完成我校整党任务奠定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学校共分五个专题,认真学习了整党文件。在经过五个半月的系统学习教育后,全校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增强党性观念的教育,提高了对整党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肃清了“文革”影响,增强了党性,严肃了党纪,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整党转入对照检查、集中整改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对照检查、集中整改阶段

1985年4月13日党委召开了整党工作转段大会,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要求、方法和步骤做了部署。党委强调,对照检查和集中整改是整党的关键阶段,是保证整党不走过场的决定性环节。对照检查和集中整改是同一阶段的两个内容,对照检查的结果要充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截止1985年6月26日,全校已有百分之八十八的党员上会做了对照检查。通过对照检查,广大党员充分认识了工作中和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同心同德向新的办学目标奋进的信心和责任感。

三、党员登记、组织处理阶段

1985年9月,经省教委整党领导小组验收,批准我校整党转入组织处理、党员登记、边整边改阶段。25日学校党委召开了整党转段动员大会,提出了要把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以端正党风为中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治党要严作为指导整党第三阶段工作的指导思想。

1985年12月7日,经过省教委党组的验收批准,我校整党工作胜利结束,学校召开了整党总结大会,全校共产党员及党外申请人党的积极分子共一千六百人参加了大会。校党委书记邓桂生对我校十三个月的整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这次整党使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得到了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各级党组织的作用明显加强,党的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

四、抓党校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保证新党员的质量,1989年3月学校成立了黑大业余党校。几年来,黑大业余党校坚持每年举办一期党的理论知识培训班,在对党员及非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1年6月13日,学校在业余党校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黑龙江大学党校,这是我校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志。

五、反腐倡廉,抓好党风党纪工作

在加强党的建设中,学校党委一直把反腐蚀教育和令行禁止的纪律教育放在突出地位,把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纪委《关于处级以上干部端正党风的若干规定》等有关端正党风的四个文件,以及校党委《关于端正党风责任制的若干规定》,作为广大党员的行为规范,在进行党风党纪教育中,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贯彻执行。在认真查处违纪案件和严肃党纪中,学校党委坚决抵制说情风、护短风,努力克服在查处工作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做到了坚持原则,公正清廉。

1988年12月27日,学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黑龙江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这次党代会,是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指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和我校的领导体制向校长负责制转变的形势下召开的。这次大会议题集中,任务明确,别开生面。首次采取了党员代表大会的形式(前五次都是党员大会),首次通过差额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党委会和纪检委,首次在新的党委中不设常委而实行委员制。这是一次团结民主、朴实高效的大会。

共青团工会、民主党派建设与发展

共青团工作的蓬勃发展

1985年,经校党委常委批准,巴图任校团委书记,崔建华任校团委副书记。1987年10月,校团委副书记张宏调离,吴金秋任团委副书记。

新时期的共青团工作对团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校团委在1985年10月和1987年11月先后举办了两期由团支部书记、团总支委员参加的团干部培训班,提高了团干部适应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理论水平,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如何在大学里开展共青团工作的方法。

组织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方面,为进一步活跃基层团的工作,健全基层团组织,校团委制定和颁布了《团支部工作条例》、《关于严明团的组织生活制度的规定》、《基层团支部试行工作条例》等,要求全校各团支部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认真抓好落实,开创了我校基层团的工作新局面。

1989年3月,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的要求,校团委对我校的各级团组织普遍进行了一次整顿,主要内容是加强三个建设,即加强团支部建设、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团员队伍建设。

为加强新时期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团员管理,学校团委根据团的十二大实行团员证制度的指示精神,于1989年12月6日举行了“团员证颁证仪式”,我校4409名共青团员领取了团员证。实行团员证制度的意义在于使团员和团的组织保持一种有形的联系,从而建立起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科学的团员管理机制,推动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组织积极开展向党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是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全校各级团组织都把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团员中普遍开展了学习《党章》、学习党的基础知识的教育活动。对积极要求入党的团员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并加以严格的考察,把推荐工作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积极开展向党推荐优秀团员工作进一步深化了共青团工作,并使团的活动有了新的生机。

思想政治教育是共青团的基本任务之一。1987年,社会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团员青年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有些团员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涣散。针对这一切,校团委加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学习教育,强调了团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并结合学校的工作重点和团的工作重心,在全校团员中开展了“信赖党、爱祖国、守团纪”最佳团日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提高了团员的思想觉悟,坚定了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增强了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1987年11月,黑龙江大学业余团校开学,广大团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三大文件精神,对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增强了改革的信心。

在学校深化改革期间,为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学校在党委、团委、学生会的倡议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以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为中心,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校的团员青年积极参加了学雷锋、学英模、尊师重教、争做见义勇为好青年等各种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追求理想、追求进步、热爱祖国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1991年8月16日,学校召开了共青团黑龙江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共有16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校团委书记巴图代表第五届团委会作了题为《认清形势,团结进取——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黑龙江大学第六届委员会。大会为今后我校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

工会工作不断深入

自1978年7月校工会恢复工作以来,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确定的新时期工会工作要“关心全局,投入中心,发扬特色”的指导方针,校工会在校党委的领导和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端正工会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工会工作的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代表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教职工谋福利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逐步开创了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召开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1985年1月16日,黑龙江大学召开了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黑龙江省总工会、教育工会、哈尔滨市总工会以及十五所高等院校的工会负责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李祖培主持,鲁刚校长作了《开拓奋斗、锐意改革》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了《1984—1990年黑龙江大学发展规划纲要》、《黑龙江大学改革方案纲要》、《黑龙江大学岗位津贴试行办法》、《黑龙江大学干部考核办法》、《黑龙江大学下放权限的决定》等。会上,全体代表严肃认真,发扬民主,对学校的工作特别是学校改革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1985年10月13日召开了第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孙绍章代表第三届校工会委员会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党代表会议精神,发展我校大好形势,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我校第四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1989年5月12日—14日,我校召开了第二届教职工暨第五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校长徐兰许在第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做了题为《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团结奋进、共度难关》的报告。金洪守代表上届工会委员会做了《在深化改革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大会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了我校第五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

大会上,学校领导与全体教职工代表们进行了对话,这是我校规模最大的一次对话,代表们就我校各方面工作以及全校师生最关心的问题与学校领导进行了交流。对话加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充分调动了教职工关心学校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我校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积极开展“三育人”活动

为实现高校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发展目标,校工会在校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着“三育人”这个中心任务,不断引导全体教职工增强育人意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深入探索新时期“三育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建设中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总结经验,推动“三育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自1986年起,学校每年召开一次“三育人”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并对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1987年学校还将个人在“三育人”活动中取得的先进事迹列为提职、晋级、评优等重要考核内容。我校工会在开展“三育人”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受到了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工会界的好评。

三、建设“教工之家”,争做教工之友

建立”教工之家”,是完善工会组织、增强工会活力的重要措施。在过去的几年中,校工会狠抓了自身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建立“教工之家”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八个系部处部门工会建立了“教工之家”。1987年9月,经省、市教育工会验收,我校工会符合创建”教工之家”的六条标准,被授予创建“教工之家”合格单位。同年末,在全省大专院校评比中,我校工会又被评为”全省高校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受到了省教育工会的表彰和奖励。

民主党派组织的建设与统一战线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学校改革建设的发展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民主党派组织也有了初步的发展。1985年3月4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黑龙江大学支部成立。民革黑龙江省委委员、哈市政协委员、校学报编辑部离休干部杨治兴担任了民革黑大支部主任委员,沈允任副主任委员。1985年5月14日,中国民主同盟黑龙江大学支部成立,这标志着我校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经民盟省委组织部批准,中文系黄洵副教授任民盟黑大支部主任委员,颜秉海任副主任委员,王英久任秘书。1991年8月24日,在九三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九三学社黑龙江大学支社,数学系冯春龄担任了九三学社黑大支社的主任委员。

学校党委十分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经常召开各种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学校的大政方针,倾听他们对学校改革和建设的意见;尊重民主党派组织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支持各民主党派组织的发展和巩固;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并在学校办公用房紧缺的情况下,专门设立了民主党派活动室。民主党派成员也积极发挥自己的参政议政作用,积极为振兴黑大献计献策,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几年来,学校除了注重民主党派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也继续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建立侨联组织,初步开展了对台、对海外的统战工作。1985年3月27日黑龙江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正式成立。1987年5月,学校又成立了黑龙江大学海外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兰许担任了组长,党委副书记许师东任副组长。1988年3月校侨联召开了全校归侨、侨眷座谈会,钟鼎代表上届侨联做了总结报告。会上,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黑龙江大学第二届归国华侨联合会。

由于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各项统战政策、侨务政策、台胞台属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我校的统战工作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进一步巩固和安定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领域的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深入。

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在改革开放的时期,如何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理论素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几年来,黑龙江大学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大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我校是综合性大学,文科比例较大,与社会各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我校师生的思想非常活跃,政治敏感性强,信息传播快。这些特点有好的一面,但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抓好政治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师生员工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觉悟和素质在黑龙江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校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几年来,学校认真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教育。为了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加强深层次的理论思维,带动全校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理论学习,1989年3月20日,学校党委成立了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组,由校级领导、党委委员和各系总支书记组成。1991年4月,学校还成立了由十名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十人教授讲师团,讲师团将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就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国际国内形势等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和辅导,提高广大师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带动下,几年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在黑大已形成风气。

其次,充分发挥党校的作用,加强了党员干部理论素质的提高。学校党委坚持贯彻中央关于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示精神,把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根本建设来抓。几年来,学校通过党校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读书班、处级干部理论学习班等各种培训班,培训了党员干部980多人次。

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几年来,为了培养又红又专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紧密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理论研究。

为了提高我校政工干部的素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1985年1月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了会长的黑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

从1986年至1991年,研究会连续召开了三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针对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格局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促进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紧密结合形势,深入开展正面教育。

在新的历史时期,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尖锐对立,各种思潮起伏纷呈,斗争的焦点始终围绕着中国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根本问题,这也是不少学生和教工思想上迷惘困惑的症结所在。因此,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把紧密结合形势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经常性的基本课题,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国内外的形势教育,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业余党校和团校,以及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把社会主义教育与国内外形势、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斗争和师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使大家深刻理解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重要意义。1987年3月,学校党委发布了《关于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深入健康地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意见》的文件,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了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法制教育。1989年政治风波平息之后,学校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规模的专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从根本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上分清是非,提高认识,增强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自觉性,从而在改革、开放、搞活的社会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切身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除了坚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思想教育,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对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使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认识和觉悟。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把学生的业务实习、军事训练都纳入了教学计划,并在每年的寒暑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们了解了国情,了解了社会,增强了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性,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看法比较全面了。

三育人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黑龙江大学一贯强调每一个教职工都是教育工作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为培养人才服务。围绕着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认真抓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工作。首先,开展了全校性的“三育人”“大讨论”,增强了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其次,成立了“三育人”领导小组,制定了《黑龙江大学三育人工作条例》。再次,两年评选一次“三育人”积极分子和标兵,并对校级“三育人”标兵在提职、分房、奖金上浮和其他先进评比上给予倾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三育人”工作成为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标志。

四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伴随着改革开放,信息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的功能和作用,它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高等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在校团委、学生总会及各系学生会的辛勤努力下,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了多彩多姿的景象。

陶冶情操,提高自我的学生社团活动

为了使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陶冶和培养他们的情操和志趣,学校成立了文学社、摄影协会、书画协会、桥牌协会等各种艺术团体、学术社团。开展了大量内容丰富新颖,形式活泼多样,既注重学术性又注重普及性的社团活动,使校园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充满生气。许多有才华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脱颖而出,社团活动为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及全面成长提供了良好的阵地。为了加强社团活动的领导,1985年10月18日,学校成立了黑龙江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主要担负起开发学生智力、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社团活动的任务。

活跃校园生活,展示青春风采的校园艺术节

为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审美情操教育,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从1988年起,学校决定在每年的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大好机会。在艺术节里,同学们举办了全校论文大赛、演讲比赛、大学生基本能力测试、校园歌手大奖赛、影视艺术欣赏、时装表演、美术欣赏、中国古代文物鉴赏,以及象棋比赛、摄影、绘画讲座、艺术品制作展、英语晚会、现代舞健美操比赛等等。还有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青春诗会”,以《神州颂歌》为主题的黑板报、书法、绘画、篆刻比赛。艺术节点缀了黑大人的校园生活。

结合现实的纪念活动

学校在这几年的“五四”青年节、国庆、“一二·九”期间,先后举办了“五四”征文大奖赛、《青春中华》和《民族魂》合唱音乐会,《迎国庆祖国万岁》合唱音乐会,纪念“一二·九”座谈会、辩论大赛、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纪念活动,在广大师生员工中进行了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